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专业评估的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从新专业评估角度出发,反思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等方面提供参考,实现专业发展合理得当。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教学反思
  
  一、专业教学背景
  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自2013年开设招生,2017年5月开展了新专业合格评估。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完成预定的专业建设目标,从师生规模、师资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近几年在校生规模保持稳定,每年招生规模保持在1个班,2013级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了100%,并且专业对口就业率也达到了77%,专业服务社会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一)进行社会需求调研,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与产业对接的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岗位能力,分析得出详细的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报告。重新进行专业建设规划,确立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高职专科)建设规划(2013—2018)》。2017年9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师王鹏、李丹丹一行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家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教学工作、学生培养规格的变化调整以及就业出路等方面的了解,为修订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提供有利素材。2017年9月,我校组织召开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议,积极邀请刘奇、吴梅、阳军、王海、魏欣等行业专家参与,听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情况和专家意见。从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培养目标、课程的设计与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修订意见,建立符合社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全面覆盖人才培养规格中对基本素质、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要求,科学合理定位每门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量达到50%以上,专业建设目标达成度在80%以上。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打破了人才培养的局限性,而更多是要求人才培养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促进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我校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带头人进行了的调整,聘请郑开禄教授担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带头人。郑开禄教授长期从事社区政策与法规、大学生创业指导研究,近年来多次主持修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修订方案。同时,我校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扩大教师队伍,壮大师资力量。针对兼课教师比例过大的问题,我校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素养较高的专任教师团队,使专任教师主导教学工作,从而降低兼职教师的比例。另外,聘请行业内的刘奇、张宝勇、吴梅、陈玲等优秀的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降低校内兼职教师的数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并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团队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有12人,行业专家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共11人,占90%;双师素质有9人,占专兼职教师比例为75%,并且专业背景都与所授课程相关。兼职教师4人,其中100%都是大学本科学历,50%具备硕士学历,均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且都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在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定和修改、专业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兼职教师占专兼职教师的比例为2217%,大于20%,小于30%,专兼职教师规模合理。
   (三)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为促进专业优化、科学发展,我校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按要求修订了2015级、2016级、2017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每门课程的定位准确。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安排与教学要求,符合国家和重庆市对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要求。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将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细化,在2016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小组工作实务》《个案工作实务》《社区工作实务》三门课程,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在集中性实践环节上,增设更能适应学生专业训练需要专业见习、基层社会实践,以立足市场、面向社会办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在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为2360课时(109学分),占总课时的87.02%(占总学分的80.7%);选修课为352课时(26学分),占总课时的12.98%(占总学分的19.3%)。
   (四)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4处:社区多功能实训室和养老照护实训室,以及拓展实训室——餐厅服务、茶饮服务。同时,我校充分整合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拓宽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6处。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本专业目前课程标准中实训项目的教学需要。
   (五)拓宽“守望天使”团队服务平台,学生技能竞赛取得重大突破
  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挥专业特色,以“公益创新创业”作为突破口,自2013年10月开始,就依托本专业成立了“守望天使”团队,社区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参与本团队,并运行团队各类活动。同时,我院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技能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2018年4月,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10名同学在市级“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取得历史性突破。2018年8月,我校2016级社区管理与服务班4名同学的作品《零智邻社区服务APP》在市级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2019年4月,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4名同学在市级“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中荣获三等奖3項。
  三、结语
  目前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定位于对接大社区工作岗位,主要面向:基层社区组织、社区的一线社工机构和现代物业管理三大领域。与此同时学生在双证书获取率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级社区管理与服务学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到71%,2014级达到76%,2015级达到79%,说明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和教学效果都在逐年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喜梅.服务型社区视角下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思路——评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社区建设与管理》[J].高教探索,2018(3):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9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