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剖析了目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的局限性,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状态及学情,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基于学生移动端的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移动端;职业教育;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88
1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与学
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非常适应移动学习,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学生能及时运用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学习设备,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时学习及反馈。而今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可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教学体系。因此创新和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顶岗实习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 基于学生移动端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信息化改革的要素
(1)搭建《顶岗实习》在线课程。在成熟信息化平台上搭建《顶岗实习》在线课程,以此为基底打造移动端学习反馈的源头,成为师生交互的总营地。同时研究相应移动平台上的教学需求、教学场景、教学活动、技术环境、教学资源和约束条件等,并应用于实际课程构建中。
(2)开发《顶岗实习》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开发《顶岗实习》课程信息化学习资源,包括开发文本、图片、微课视频、技能视频、题库、企业资源包等资源,内容辐射专业核心技能、顶岗实习课程相关体系内容、企业资料等,在在线课程中形成顶岗实习教学的积件。
(3)創新 “校企共同辅学-学生信息循环反馈”的在线课程模式。在线课程要求每位同学在移动端定期上传工作视频、月志和企业阶段性评价表来反馈工作状态,并通过平台学习了解各项顶岗实习课程内容及要求。校内专职指导老师按期在线监督指导,实现学生信息循环反馈,很好地解决了此阶段学生的管理难题。让老师能借助平台及时了解教学状况,企业评价状况,避免时间、空间对教育者、被教育者之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为实习生释疑解惑,并便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此课程模式实现多主体全程督导,建立了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习全程评价、校企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能递进式的辅导监督学生的工作学习,让应用为学生所用并为学生服务,同时成为企业信息汇集的载体,真正实现“辅教、能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4)手机应用的推广。推广搭载课程内容的信息化平台的手机APP应用,在学生离校之前指导安装使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后,通过使用专用的手机APP应用,只要手机能联网,就能实现随时随地的实时学习和反馈,老师也通过安装此手机APP或通过电脑,实现随时随地的顶岗实习督学管理。
3 基于学生移动端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信息资源构架
(1)课程体系框架。通过课程特点及结合学生使用需要确定顶岗实习的课程由学习模块和交流模块两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2)学习模块突出辅学功能。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源(视频为主),学生在校外相应岗位学习过程中,通过安装移动端的应用,可以看到应用中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其依托便利的移动端顺利的回顾校内学习的内容、管理好自己的顶岗实习过程并认知到就业的基础知识。
(3)管理顶岗实习子模块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定期在应用的上反馈自己的工作状态,学生能够按月从应用端上传实习的工作内容、工作难点、工作心得及工作典型视频,校内指导老师会给予评价和辅学,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近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4)交流模块获得信息融通。交流模块设计的互动交流便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状况;优秀榜单常常展示优秀的顶岗实习学员能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榜样及激励;岗位信息中在就业前定期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帮助同学获得就业信息;资料下载中会上传与顶岗实习及就业相关的各类文件供同学使用;顶岗通讯录会上传每一届顶岗实习同学的通讯信息以便大家相互了解近况及互相联系;交流模块的建立为学生搭建一个信息融通的移动端交流天地。
(5)就业模块提升就业率。移动端应用还可搭建就业模块,学生可在线学习就业知识及相关劳动法规,同时校企合作企业可在线发布招聘公告,学生可实时接收到公告信息,同时在交流版块学生可共享自己掌握的招聘信息,促使每位同学都可以顺利就业。
(6)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主动出击,巩固合作关系,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力度,维护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在应用上最大程度的丰富企业培训资源、岗位学习资源、就业岗位信息,让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全过程接受尽量多的企业信息量。
互联网时代下基于学生移动端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会将以前的瓶颈问题弱化,为日后此类课程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岚.基于移动终端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3).
[2]谭慧.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对策研究[J].才智,201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8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