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态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贸区;福建自贸易区;“一带一路”
   福建省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前沿省份,同时东盟也是海丝战略的主要节点地区。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国际贸易交流的不断深入,福建省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紧密。福建省以东南亚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加大力度将之构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相联系的核心枢纽,成为两者经济贸易合作的中心平台,成为人文交流的流通通道。因此,本文在对福建与东盟的贸易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发展合作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双方经贸往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经验和改进措施进行总结,不仅具有丰富当前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同时能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下,加强双方贸易往来的研究,期望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
  (一) 双边贸易规模增速显著
  随着东盟—中国自贸区的构建,双方的经济往来更加简便快捷,东盟和福建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持续提升,经济贸易合作更加的频繁。早在2012年,东盟就已位居福建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第三位。从2014年起,东盟和福建的贸易变得更加紧密,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盟,一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其中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是215.40亿美元,而在2018年,已经升至348.54亿美元.其中,2015年虽然略有下跌,但仍然有246.24亿美元。在出口贸易方面,出口贸易额逐年提升,由2010年的83.07亿美元快速升至2018年的216.06亿美元。
  由图1统计数据可知,福建和东盟双边贸易增长情况一枝独秀,远高于同期全国及全省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2008-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15.26%,而同期全国及全省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8%和7.95%,这体现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有力推动了福建和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另据福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4月,福建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05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东盟位居福建省贸易伙伴首位,累计进出口额75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高于全省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率3.7个百分点。
  (二) 菲律宾成为福建最大贸易伙伴
  东盟目前有10个成员国家,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东盟和福建省贸易合作中,以新加坡为首的东盟六国占比超过总贸易额的98%,而老挝等四国的贸易往来总额仅占整体的2%不到。
  印尼在福建和东盟地区进口贸易中的第一位,且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状态,但出口以及进口的占比持续都在下降。所以,印尼在福建同东盟贸易中的地位在逐年下降。而菲律宾则正好相反,在和福建的贸易中作用逐渐显著,出口的比例从2012年的25.63%上升为2018年的31%,并成为福建在东盟中的最大贸易伙伴。泰国与福建的贸易也逐渐紧密,但近年来,福建自泰国的进口贸易增速一直超过出口贸易增速,也是东盟-福建经贸往来中仅有的一个进出口逆差国。2018年,泰国就已经是福建和东盟进口贸易中位居第四。在福建同东盟的经贸往来中,新加坡、越南仅仅占据较小的比例,但相对于东盟其他成员国,两国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福建同越南的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波动较大。
  (三)双向投资持续增加
  一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是福建吸引东盟投资的主要国家。据统计,2018,福建已吸引来直接投资项目高达4167项,协议金额达14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5亿美元。与此同时,在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方面,东盟和福建省的合作日益深入。以福建建工集团为例,已经和老挝、印尼等国进行了经济技术方面的互通和合作,承建了菲律宾—埃尼公路等项目。截止2018底,经备案对东盟十个成员国的投资项目共计有379个,协议投资61.7亿美元。其中,在对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印尼占投资总规模的59%,占据福建省对东盟国家投资的第一位。
  (四)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贸易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贸易合作方式依然以一般贸易为主。在2016到2018年,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71.84%、72.2%以及72.18%,在进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67.24%、67.34%以及67.28%。加工贸易的占比和作用正在逐年下降,加工贸易在出口总贸易额中的占比三年依次是23.63%、23.52%和23.32%,进口占比依次为25.33%、25.28%以及25.13%。
  此外,在福建和东盟地区之间的贸易里,民企和外企占据核心位置,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成员,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尤其在近几年中福建省大力倡导、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对东盟各国的投资,特别是鼓励机电、轻工等有着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走出去,同时善用闽籍华人的重要纽带作用,提升福建省民营企业在彼此贸易里的战略地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优劣势
  (一)福建与东盟发展合作的優势分析
  1.地理位置。福建在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关系中拥有十分独特的地缘优势,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从秦朝时期开始就有和东南亚地区通商往来的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泉州港,该港口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认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宋朝和元朝时就已经是对外贸易的主港口,与国外商人贸易合作频繁,港口十分繁荣。而且从战略位置上看,福建处于东海和南海的中心,一方面是内陆城市向外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拥有广阔的经贸渠道。   2.侨务资源丰富。福建是我们国家有名的华侨之乡,在几百年的时代变迁之后,目前生活在东盟的华侨华人已有2000余万,其中就有近半数的华侨华人的祖籍是福建。在福建省吸引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闽裔华侨华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支持了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东盟作为与福建省“五通”的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号召下,很多的华侨华人也在国内投资项目,“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更是为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福建与东盟发展合作的劣势分析
  1.国内各省之间竞争激烈。从外省市场环境上来讲,广西、云南距离东盟国家更为接近,而广东、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增速更快,且均和东盟之间有着良好的双边贸易基础。同时,湖南、四川等内陆省份也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由此可见,国内省域之间的竞争给福建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广东省和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远高于福建省,虽然自2014年起,福建省和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增速略高于广东省,但其规模体量和广东省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内部环境因素来看,福建虽然是推动海丝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但和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在人才资源引进、科研创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同东盟双边贸易合作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2.出口贸易竞争比较优势降低。从2014年开始,国际经济开始逐渐复苏,也使得福建省制造业的外资投资有一定的降低,从而影响了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尽管目前来看在出口竞争方面还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比较成本优势正在渐渐的降低。在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逐渐提升、资源环境束缚的影响下,福建省传统产业优势日渐消弱。2018年,福建省传统的服装、轻工等产业的出口贸易额分别为71.4亿元、11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36.4%。
  三、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东盟各国家发展不均衡
  从东盟各个国家间的发展来说,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是十分明显的,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相差很大。有的国家已经属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有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也相对靠后。如果以人均收入水平为标准进行分级的话,东盟十国可以划分为四个梯次。其中,新加坡和文莱位于最高梯次,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而新加坡则在东盟中位居首位;其次是泰国和马来西亚,人均收入2千美元,位居第二梯次;菲律宾、印尼人均收入1000美元上下,在东盟中位于第三梯次;而越南等东盟四国的人均收入最低,平均500美元,发展层级最低。经济水平的差异也表示着不同国家人民的不同消费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所在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规模。
  (二)出口产品结构类似
  福建省和东盟各国在产品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十分相近,某些种类的产品甚至存在着大量的重叠,在国际市场上属于互相竞争的关系。例如机电产业,福建省的机电产业在本省对外贸易里占比相当大,是我国的重点出口商品,在近十几年中,我国的机电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升高,而东盟同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却在降低。在其他产业方面这种此消彼长的方式也十分常见,如纺织、电子等等。可以说福建省和一些东盟国家在劳动密型产业方面的产品结构和种类都趋同,面对的是同一个出口市场,因此存在相当激烈的竞争。
  (三)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竞争
  福建和东盟国家在从国际吸引投资方面也有很大的竞争。从总体上看,福建和东盟一些国家的经济水平相近似,自身资源方面也很相近,因此各自所具备的吸引外资流入的比较优势也都比较接近,像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等,而且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近似性会导致双方在吸引外资流入方面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四)相互投资金额较小
  福建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金额并不高,如果想要引起规模效应还需进一步的加大投入。特别是从福建省的角度来说,向东盟的投资整体上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从投资方向上来说,主要投向对外贸易和制造加工业;投资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但投资的资金额度有限,也常有融资款困难等问题,使得进一步做大企业的难度相对较大。此外,一些东盟国家至今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政策也比较多变,税收政策和体系都有待完善,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有待提高,难以有力吸引海外资本的青睐。以上种种因素,都限制了福建省的企业在东盟的投资规模,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
  四、区域一体化下深化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建议
  (一)因国施策,弱化产业合作国别差异
  针对东盟发展水平有巨大差异的各个国家,福建省需要采取差异化产业合作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实行不一样的合作政策,采取国家分类分层的方法,对东盟十国做合理划分。具体来说,以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为例,就要以技术、设备以及资金的输出为主,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十分突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我们要善于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在当地打造工业园区、成立制造型工厂;如果是新加坡,就要以开拓双方在金融服务、物流仓储、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促进福建省在机电设备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而在和泰国合作时,就需要以扩大在贸易、科技、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为主。由此可见,针对东盟各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采取不同的产业合作方案,着重突出投资重点区别,才能够提高福建省对外投资的收益。
  (二)以商为媒,推动人员、资金和技术的双向流动
  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鼓励高新技术的引入和创新,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上去,加大力度打造优良品牌,从根本上提升福建省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是福建省当前优势所在,应加大发展力度,关注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积极接受其产业转移。在确保制造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新兴产业投资。此外,充分发挥海外闽商数量较多的优势,组建省级招商引资团队,加强福建在海外的形象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华商企业的投资。
  (三)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福建省对橡胶、木材等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而东盟地区恰恰能够大量出产以上材料。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各具优势,比如农业发展较好,有先天的发展农业的有力条件。因此福建省应当在资源、能源和农业方面深化和东盟的合作,取长补短,加大力度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同时提倡华商企业和省内的企业进行合作,将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起来,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和东盟一体化进程,同时也能推动福建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在海丝战略支点建设的形势下,福建应将互联互通作为发展的首要位置,包括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和人员交流的联通。首先要加强和东盟国家的港口航运合作,以福州港为重要支点,以港口腹地经济带为依托,健全港口产业链,同东盟各国建立起港口合作的机制,推动双方在港口工程、传播修造、物流集散园区等方面的合作,建立起“一带一路”海陆衔接的物流枢纽通道。其次,要加强空港网络体系建设,增加通往东盟各国的国际航线,提高航运线路的覆盖面,以成为海丝战略的重要机场枢纽。在联通设施完善后,用于运输方面的投入成本也会随之减少,有利于提高双方经贸往来的便捷性。近年来我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正在回升,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离不开关系的。势必要构建交通立体网络,加大对陆、海、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設力度,提高中国同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勤. “一带一路”框架下福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J]. 东南学术, 2016(3):1-9.
  [2] 吴崇伯.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研究[J]. 南洋问题研究, 2016(3):71-81.
  [3]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5):29-31.
  [4] 刘京华, 全毅.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深化与西亚经贸合作的策略[J]. 亚太经济, 2017(5):150-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2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