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技创新券政策是基于政府主导下推动科研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借鉴国外实施创新券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状况推行了创新券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2016年,甘肃省出台《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科技创新券政策在甘肃省的正式实施。对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甘肃省的实际状况,提出当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创新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031-04
引言
“科技创新券”是一种有价的电子券,是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的新的科研经费投入方式。由于目前来说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缺乏创新资源,创新能力相对较低,所以需要一些科研机构或者高校为它们提供科研服务,又由于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的资金不足,所以需要政府支持其科技创新。因此,政府可以向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发放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使用创新券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机构持在提供服务之后,将接收的创新券拿到政府财政部门实现兑现。这有利于科技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对于提升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荷兰是最早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国家,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随后,德国、英国、瑞典等国相继出台了创新券政策。我国率先实施创新券政策的是江苏省宿迁市,2012年宿迁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全国最先实施了创新券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其他地区推广实施创新券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天津、重庆、甘肃、福建、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全国很多市都已经开始实施创新券政策。2016年,为了能深入实施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改变财政资金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以及使用方式,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技资源开放,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创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合作,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甘肃省出台《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对科技创新券支持的对象、申请、发放以及使用和兑现的各个流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甘肃省正式实施创新券政策。
一、甘肃省创新券实施现状
1.创新券申领分配现状。一是创新券申领单位状况。创新券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提高其科技创新水平而发行的,继2016年9月出台《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后,甘肃省中小企业及创新团队开始申领创新券。自发行以来,申领创新券的单位数量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底,甘肃省申领科技创新券的单位数量有6 474个,是2016年申领数量的6倍。其中有3 254个企业申领,是创新团队申领量的6.7倍,且自2016年以来,企业申领创新券的数量一直远远高于创新团队的申领数量。二是创新券申领用途。科技创新券是为了提高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而推出的,所以,申领创新券的企业必须是为了提高科技能力。甘肃省科技创新券目前可以支持购买的科技服务有专利申请代理、技术转移、委托开发和检验检测。由下页表可见,2016—2018年甘肃省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的用途主要是检测检验和专利申请代理。其中,申领提供检测检验的单位数量最多,只有极少数单位需要技术转移服务,部分企业申领创新券的用途是委托开发。
2.创新券交易现状。目前,甘肃省企业在网上平台申领科技创新券并提供相应资料后,由兰州科技大市场经过审核和公示后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持创新券到可接收创新券的科技机构或高校购买科技服务,由此与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交易。自2016甘肃省出台创新券政策以后,甘肃省的创新券交易额逐年上升。2018年,甘肃省创新券交易额达到了4 073万元,是2016年的2.3倍。
二、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1.创新券的宣传力度不够,惠及范围小。目前,甘肃省只有部分市(县)开展实施科技创新券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创新券政策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微信等媒体的报道和宣讲力度不够,在科技信息网、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化网络平台上对甘肃省的创新券政策宣传解读也还不到位。目前还不能确保甘肃省的每一个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从不同渠道知悉创新券政策并申领创新券,科研服务机构也不能申请成为创新券收券机构。
2.购买用途较窄且兑现率较低。目前甘肃省创新券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是省级创新券的发放和兑换,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向高校院所、第三方独立科技机构购买科技服务。目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支持购买的科技服务项目有委托开发、技术转移、检测检验和专利申请代理,科技文献、科技金融、创业孵化以及科技资询等服务项目尚未开通。并且,截至2018年底,纳入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收券机构的名录中,检验检测服务收券机构41家,委托开发服务收券机构16家,专利申请代理服务收券机构9家。总的来说,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收券机构较少,尤其是支持专利申请代理服务和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2018年甘肃省有1 528家企业和团队申请科技创新券7 637万元,经过审核后,向1 185家企业和团队发放科技创新券5 925万元,兑现1 116.32万元,占比18.84%。由此可见,目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券的兑现率还是比较低,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促进中小微企业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3.创新券工作效率低,服务覆盖面小。目前,甘肃省企业和创新团队可以通过蘭州科技大市场和科聚网进行预约申领创新券,创新券接收机构在企业用创新券购买服务后并提供服务后,定期在兰州科技大市场申请兑现。因此,目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券的服务机构有限,在各地州市还没有完全建立创新券窗口服务机构,由于服务机构有限,所以导致科技创新券的申领和兑现工作效率都比较低,并且仅能为少数距服务机构较近的企业提供服务,服务覆盖面小。 三、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建议
1.参照典型地区做法,修订完善创新券政策。参照江苏、上海等创新券政策先行地区的实施办法,对申领企业、创新券使用范围和科技服务机构遴选放宽要求,在甘肃省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时间、地域和申领资格限制,这样能让真正有科技创新需求的企业可以及时申请创新券,并让收券的科技服务机构有时间能最终兑现创新券,进而有效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动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的发展。
2.利用多渠道,扩大科技创新券政策影响力。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科技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持续广泛宣传创新券政策,积极动员科学技术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各类创业团队申领创新券。在宣传中可推荐已成功申领使用并兑现创新券的企业作为典型案例,从而更进一步让企业认同创新券,加强对创新券的使用度。同时,对创新券申领方展线上和线下的培训,确保每一个企业和机构清楚了解并掌握创新券申领的条件、使用范围、申报程序、兑现要求等,更有效地使用创新券。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券收券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创新券收券机构行为,同时为创新券收券机构解读相关政策与创新券网络平台操作培训,科技创新券收券机构应开展驻点培训工作,有效提升收券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应进一步拓展创新券宣讲渠道,联合收券机构对服务企业开展创新券宣讲活动,同时针对全省市州、县区,面向企业、团队和服务机构两个层次深入开展创新券专题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创新券在全省的影响力,加快创新券推广工作。
3.拓展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甘肃省要结合其他先行地区创新券政策的实践经验教训,与财政部门共同协作,及时修订创新券管理办法,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体系。政府首先应该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有些方面湿度放宽限制,例如创新券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等,提高中小微企业申领并使用创新券的积极性。目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券的使用范围限定为委托开发、技术转移、检测检验和专利申请代理四个方面,可逐步拓展至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类服务和科技金融类服务,以及支持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孵化器等公益性研究机构提高研发和服务能力。
4.建立全省创新券窗口服务体系。为全面深入推进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工作,应在全省大力推行创新券服务和管理工作,在甘肃省各地州市建立创新券窗口服务机构,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企业服务载体和服务机构,形成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创新券工作效率和服务覆盖面。
结语
甘肃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固有的产业结构特征,企业作为地方创新的主体,甘肃省的企业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长期以来,存在资金难、信息少、宣传力度不够、用途较窄且兑现率较低、创新效率和服务覆盖面较小、平台弱的问题,成为省内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的外在原因。因此,要不断地在问题中寻找帮助企业更好发展的对策,积极调整地方性科技创新券服务对象的进出政策,真正实现政府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供需均衡。不断地完善科技创新券应用场景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科技创新券的政策支持,健全创新券的服务体系,以及做大做强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科技创新券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创新意识强烈,外在供给不强的弊端。同时,能够促使政府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创业创新服务效果,以及优化整个甘肃省的建商营商环境,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供需的对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婧.安徽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2019,(4):14-17.
[2] 齐洪彦,刘晓霞.推动江西实施科技创新券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3-44.
[3] 王莹丹.甘肃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8,(30):244-245.
[4] 蒙杰,杨生举,施韶亭.基于SSM轻量级复合框架的科技创新券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67-70+78.
[5] 刘亚琴,韩新军.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实态及战略方向[J].甘肃科技,2018,(3):7-8.
[6] 姚正海,李胜.苏北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8,(1):98-103.
[7] 霍冠禹,田玉兰,马克军,于民,谢正团,牛振明,石晗,孙国钰.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在专利申请代理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19):94-97.
[8] 池本軍,孙艺.马鞍山市首次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经验与思考[J].安徽科技,2015,(5):17-18.
[9] 赵婧.安徽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2019,(4):1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5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