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式和路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这个“本科遍地走”的时代,企业挑选人才不止看重学生的学历,更看重他们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就业时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职业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并试着探究大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式和路径。
【關键词】大专院校 学生职业能力 模式和路径
引言:无论哪个行业都对职业相关能力有一定的需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将来大概率会选择专业性更高的技术类工作,因此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更是学习的重点。在走进社会之后,学历只是求职的敲门砖,过硬的职业能力才能最终获得公司的认可。我国的大专院校总数正在逐年增长,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但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水平来看,大专院校的职业能力教育还存在不少急需改善的问题。
一、大专院校学生特点
我国的大专院校分为高等职业学院(高职)和高等专科学院(高专),两者都有国家承认的大学学历。如果说普通本科高校除了教学外更注重的是科研和成果转化,那么专科院校注重的就是实践。大专院校的专业较少,主要是针对专业性强的行业开设的社会适应性专业,教学过程中比起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大专院校的学生其实和普通的本科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在高中阶段都接受过一样的教育,只不过应试教育下高考的机制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力,使得部分学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高考的失利会让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是失败者,觉得进入大专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高等教育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学生能在大专院校中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努力提高职业能力,毕业之后一样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非常好的发展。
二、大专院校职业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
部分大专院校虽然带着某某技术学院的名字,但其实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系统的计划安排,导致学生毕业后职业能力不足,缺乏职业竞争力。大专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实践的高度重视,如果大专院校的老师在课堂上过度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甚至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习,就无法培养出大专学生独特的优势。大专院校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讲究一个点到即止,只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剩下的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感悟。
(二)教学考核手段继续优化
不少大专院校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仍然通过单一的闭卷考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专科院校的教学考核制度也应该进行适当优化,更多地围绕实践操作进行。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实践操作的分值占比一定要大过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专注于实践学习,有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
(三)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不足
大专院校中教育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二是教学环境,三是和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教师的师资包括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成果、职称等等,有些学校不愿意花高价聘请优秀的教师,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自然不足。另外,许多专业需要有专门的实践教学课教室,不少学校却难以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环境。最后就是大专院校追求的是毕业上岗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学校应该积极与各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友好合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岗位实践,毕业后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单位去向。
三、大专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人才的职业能力一般被分为三层,即岗位特殊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前两者都是偏向专业领域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则是任何行业都有用的基本能力。在大专院校的教学中,学校要格外注重学生的岗位特殊能力,但也不能忽略了其他两方面的培养。只有三类能力都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
(一)岗位特殊能力的重要性
对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岗位特殊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岗位特殊能力也叫做专业能力,是指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特别的技能。大专院校中设立的课程一般专业性都比较强,并且追求“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要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掌握了足够的岗位特殊能力,就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毕业上岗”。对大专的学生来说岗位特殊能力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学校一定要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
(二)行业通用能力的重要性
行业通用能力是不同行业中倡导的通用能力,类似于每个企业都会有自身的管理准则。比如医疗行业推崇“医者仁心”这样的人文关怀;法律专业推崇的公平公正、园林技术类对自然保护的重视。虽然每个行业会细分出不同的岗位,但这些行业通用能力也是在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教师在授课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职业认同感,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力之外能够促进人们职业发展的基本能力,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甚至仪态、叙述表达等多方面。人是群居动物,在专业的工作之外还有很多需要和同事、领导打交道的地方,所以学校也要适当对学生进行职业核心教育,通过《职业沟通教材》《团队合作教材》《自我管理教材》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大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式和路径初探
(一)“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的是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由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专院校的专业覆盖面较窄,且更多的以面向行业或本地区为主,既然这样,学校可以与相关专业的企业紧密合作,让学生更早地熟悉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内容。在课程安排上,学生需要先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并让成绩优秀资质高的学生提前去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更真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教学后期可以在企业进行统一的实习活动,并且由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考核评定。最终既能通过学校笔试考核,又得到企业实践认可的学生,可以与企业签订相关合同,毕业后直接前往企业工作。像这样“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早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保证毕业后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看似和“双主体”一样提倡的是校园学习,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这里的第二课堂指的是在校園外进行的实践类、服务类、公益类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并不一定是在相关企业进行工作实习。“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意味着学校会对学生在校外参加的时间活动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评分,并以成绩单的形式记录这些实践活动的价值,当作学生综合素质的参考依据,为企业和社会挑选人才提供有效的凭证。
比如医护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坚持在课余时间前往敬老院当公益志愿者;艺术类的学生参加某艺术设计比赛获得了奖项;广播传媒类的学生,在校期间运营的自媒体公众号收获了多少的流量效益。这些实践活动虽然不是直接在企业进行,但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学校和企业都应该给予这些实践经验一定的认可,把它们当作学生毕业、就业考核的一部分。
(三)“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行后,“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在大专院校获得了广泛的关注。通过“1+X”证书制度实施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学好理论知识,还能拿到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等级证书,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更有效的凭证。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就应该有系统性的规划,比如完成这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专业水平足够考取某行业的初级证书。像这样有序的计划安排,可以保持基础知识学习、实践学习、考试、证书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就像是阶段性的考核,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开始初期,可以先把拿到初级证书作为学习目标,不断努力,拿到初级证书后,再继续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每一个职业等级证书都像是一个奖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努力学习是有意义的,自己的职业能力的确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五、结束语
为了提高大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众多学校都在不断转变教学思维,创新各种教学模式,试图找到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文中提到的三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都有不错的效果,各大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吸取其中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系统化的教学,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式和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9(28):218.
[2]李芳.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路径探析——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视角[J].职教论坛,2019(01):140-144.
[3]解为.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五力推动”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7):19-21.
作者简介:杜凡(1989-),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哲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5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