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郑州产业转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郑州在“三区一群”战略部署下,仅仅依靠传统产业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经济战略定位,因此有必要对郑州产业转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郑州产业发展历史,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三区一群”空间下郑州产业转型机制,选取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对外贸易、自然资源作为影响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外贸易、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转型,自然资源会阻碍产业转型,而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对郑州市产业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三区一群”;郑州产业转型;多元回归模型
   课题项目:郑州市社科联课题:“‘三区一群’空间下郑州产业转型研究”(编号:ZSLX2018336)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26日
   一、引言
   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城市郊区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区面临发展危机,学术界开始对中心城市发展和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创新,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在发生变化,制造业开始走向衰退,服务业正逐步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也由于这些变化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而技术进步则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环境来看,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郑州经济建设及城市发展,2017年提出“三区一群”的战略规划,构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支柱,以此推动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区位环境来看,郑州在2014~2017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排名第16位,近5年来排名逐次上升,表明郑州发展有一定的潜力。从《2017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上看,郑州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24位,表明郑州仅仅依靠传统产业及人口红利带动城市发展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知识转化为生产的能力非常薄弱。在新形势下,郑州市如何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怎样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在“三区一群”空间下如何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郑州市发展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郑州市产业发展分析
   就经济结构来看,郑州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其地区生产总值影响较大。二者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80%以上,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就演变趋势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到2017年两者合计占比达98.26%,而第一产业在郑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随时间变化,从1979年的18.72%甚至减少为2017年的不到2%。在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支柱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随经济发展,占比逐渐增加,2015年呈现出赶超第二产业的势头,从2016年开始,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超过第二产业。(图1)
   1979~2017年间,郑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及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水平来看,自1979~2017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平均增加值分别为55.45、960.33、869.8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在2004年、2006年、2007年超过其在1979~2017年间的平均增加值;其次,从增速来看,1979~201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9.89%、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1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20%,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较快。(图2)
   由此可見,一方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来源,第一产业的占比较低且逐年减少;另一方面郑州市的产业结构正发生一定变化。农、林、牧、渔业对郑州市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郑州市产业发展核心力量的第二产业正逐渐降低其领导地位,年均增长率低于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率甚至低至10%以内,而第三产业在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且其增长率仍维持在15%左右。可见,第三产业正逐渐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借鉴以往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所用的模型,推导出各生产部门产出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
   Y=F(X1,X2,…,Xn,A) (1)
   其中,Y 表示总产出,Xi(i=1,2,…,n)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产出,A 表示技术因素,选取郑州1979~201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对各次产业对郑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最后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三次产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且对GDP贡献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接近于1,表明方程拟合效果非常好。其结论是:一二三产业的产出弹性分别近似为0.0979、0.5676 和 0.2697,即三类产业对总产出增长的拉动百分比为9.79%、56.76%、26.97%。综合上述,从经济增长的层面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紧随其后,发展势头迅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小觑。因此,应该在保持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以及高新技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三、郑州产业转型实证研究
   (一)模型建立及变量描述
   1、模型构建。根据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外商投资、自然资源、对外贸易等,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IS=α+βHC+γTECH+λFDI+μRESOURCE+δTRADE+ε
   其中,IS表示产业结构转型,HC表示人力资本,TECH表示技术进步,FDI表示外商投资,RESOURCE表示自然资源,TRADE表示对外贸易。    2、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IS表示第三产业产值与生产总值的比重,选取这个指标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标准。
   解释变量:选取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外商投资、自然资源、对外贸易五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其中HC选用郑州市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TECH选用发明专利数来表示,FDI选用外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RESOURCE选用采掘业占从业人口的比重来表示,TRADE选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根据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可获得性,选自郑州市2000年到2016年的数据样本,数据来自郑州统计局及《郑州统计年鉴》(2000-2017年)。外商投资按照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并对所有数据标准化,消去量纲影响。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DF检验法。原假设为:存在单位根,非平稳序列,当p<0.05时,拒绝原假设,则该序列平稳。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平稳。(表2)
   2、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看出,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郑州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郑州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依靠重工业为主发展产业经济,而且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直到在2016年才超过第二产业,再加上郑州地处中原,“一带一路”政策也是近年来才被提上日程。近年来,外商对郑州的投资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部门。但是对于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业的投资却少之又少,表明郑州的高技术产业并不足以吸引外商投资,经济全球化影响并不如沿海城市那样均衡,这样并不能有效推进郑州产业转型。同样,尽管郑州高校众多,但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却寥寥无几,并且郑州城市发展相对来说落后于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导致大学生外流现象严重,人力资本也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相应的劳动力来促进产业转型。虽然在2017年11月郑州推出“智汇郑州”等政策吸引人才流入,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
   对外贸易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且对产业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表明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郑州正有意识地减少原材料或低端物品的出口,促进出口产品高端化。技术进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对产业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表明技术进步可以促进郑州产业转型发展。自然资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对产业转型产生负向作用,表明产业转型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型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发展。(表3)
   模型的R2=0.7292,DW=2.1602,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图3是相关图和Q统计量检验序列相关的结果,如果残差序列无关,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值都接近于零,并且Q统计量的P值比较大。图3右侧一列概率值都大于0.05,说明在0.05的检验水平下时,所有Q值都小于其χ2分布临界值。从而得出结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是一个白噪声序列,即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图3)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郑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转型的动力因素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建立产业转型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得出结论:(1)近年来郑州产业由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工业产业正在向服务业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转变。(2)第二产业对郑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6%,第三产业对郑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97%,其中计算机通信及金融业对GDP的拉動力最强。(3)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对郑州产业转型作用显著,产生正向影响,自然资源对郑州产业转型产生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对郑州产业转型的效果并不显著。
   针对上述结论,为保证郑州在“三区一群”战略下加快产业转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技术进步方面。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此,首先,应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追求技术进步,为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提供完备的资金、设备支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其次,加强技术服务于生产的能力,将科研成果与企业结合起来,转化成外在发展的动力;最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人口素质方面。首先,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其次,完善现有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加强教育与工作岗位的对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只是单纯地会读书而是会思考会发明创造,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真正留得住人才。
   (三)外商投资方面。要有意识地引导外商投资符合郑州市乃至全省的战略规划,优化其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转移是郑州市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四)对外贸易方面。在进出口结构上,企业要减少低端物品的或原材料的出口,增加高科技物品的进口,促进进出口产品的高端化。
   (五)自然资源方面。郑州经济发展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适当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保持低碳经济的同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Fisher.A.G.B.Production,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J].Economic Record,1935.
  [3]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4]王钰.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5]毋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7(1).
  [6]谭骆艳.青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06.
  [7]郑天琪.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1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