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对新医改政策的经济管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畅
[摘 要]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经济战略,针对经济管理进行不断创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在保证公益性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此来提高医院的整體竞争力,为医院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文中分析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的新医改政策内容,并进一步对医院应对新医改政策的经济管理策略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医院;经济运行;经济管理;策略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0.105
国家出台了系列医改政策,这些新举措的实施对于医院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履行好社会责任及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以此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
1 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的新医改政策内容
1.1 取消药品加成
药品零加成作为医改政策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束了“以药养医”的时代,医院无法再将药品差价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这对于医院的收入和结余带来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对于医院的财政资金补助严重不足,同时物价的逐年上涨,极易导致医院收支不平衡问题,对医院在实际运营中带来极大的挑战。
1.2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断深入,其遵循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原则,通过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和中医等医疗服务价格来更好地体现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和技术含量,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服务的价格,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有效地降低药品和耗材等费用比例,确保患者总体负担不会增加。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使医院收入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费用占比的下降,导致一些依赖设备检查和仪器检验为主要收费来源的医院的医疗总收入下降,迫使这类医院会加快提升诊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实现技术和服务养医。
1.3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当前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多,这也使医院患者中多为医保患者,随着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施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及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医院一旦医疗行为不规范,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则会由自己负担,甚至被医保机构罚款。同时医保支付中总额控制也对医院带来了较大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为了能够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则需要强化管理,控制运行成本,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此来提高经济运行的绩效。
1.4 实施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要求不同级别医院承担不同程度疾病的诊治。这样普通患者会被分流到基层,三级医院患者数量必然会减少,医疗收入下降,这会加剧同级医院之间在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因此在分级诊疗实施的新形势下,医院需要重新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对疑难杂症诊治的能力,并积极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促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际运营的经济效益。
1.5 社会办医
在新医改中鼓励社会办医,通过增加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社会办医必然会增加医院之间的竞争,医院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社会办医还能够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有效地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6 医师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使医生可以在两个或是两个以上不同的医疗机构服务,这打破了医院人才垄断格局,加快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医院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同时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由于精力分散,医院的正常医疗活动无法全身心投入,这也导致医院对医生管理的难度增加。
2 医院应对新医改政策的经济管理策略
2.1 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意识
医院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对于医院而言,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要求医院管理层要对经济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牢记公益服务职能,通过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基于新医改政策指导下开展相关的活动。同时医院还要重视自身的服务意识的提高,积极构建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还要重视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
由于医院的经济管理体系涉及范围较广,因此要求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科学编制预算,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即需要将医疗、药品、耗材和基建等各渠道资金都要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并通过完善医院内控制度,明确各自职责,构建监督机制,全面提高固定资产和资金的管理水平,强化成本控制,针对财务报表进行有效分析,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3 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标准化程序
通过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标准化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宜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制度,并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来构建完善的财务制度、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等,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对所有职工执行标准化的考核,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为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控制药品与耗材比例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药品零加成等各项新举措,这也使医院医疗服务消耗成本主要以药品与耗材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需要积极对医药结构进行调整,针对药品和耗材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进行控制,并通过积极引导规范用药,做到因病施治和合理诊疗,尽量选择更为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药品与耗材比例,实现对药品与耗材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2.5 主动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由于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使三级医院普遍病和常见病的诊治量减少,这也使便民门诊和普通门诊比例减少,急危重症和疑难重症的比例增加。因此三级医院需要全面提高对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水平,并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还要积极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患者转诊联动机制,构建绿色通道,及时将急危疑难重症患者从基层医疗机构转送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当其病情稳定后再回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这样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好地发挥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在救治急危重病患者中的作用。
2.6 建立科学的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医院而言,为了实现其公益化目标,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此来促进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建立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并通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部分和人员的责任,通过定期开展考核,并以考核结果实现具体的激励和约束,促使医院能够更好地履行好公益性的社会责任,同时还能够兼顾到经济效益,构建起和谐医患关系,打造各方共赢的新局面。
3 结论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做好经济管理调整工作,明确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并确保全员树立良好的经济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使其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履行好公益性的社会职责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梅芳.浅析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6(6):249.250.
[2]程真.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设探析[J].临床研究,2016(12):1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2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