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述凯

  摘 要:国内钢铁企业迅速发展的势态,造成了企业之间持续不止的整合重组,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渠道很多。其中,基于资源基础理论,通过分析矿资源的整合:同质资源共享、异质资源互补的方式,钢铁企业可以进行宏观层面上的“重新洗牌”,从而,扩大钢铁企业规模并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以此培育和提升钢铁业整体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矿资源;矿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28-02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原始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如下特征:企业异质性资源、不可移动性资源、以及部分资源所具备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等。钢铁业属于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行业。应该针对劳动、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全面综合分析所有可能性的影响因素,才能找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所在。
  一、相关的两个理论及应用
  1.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Prahalad和Hamel(1989)指出:在长期内起决定作用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无形的 [2]。
  上述观点,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多方面的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与Peter.F.Drucker(2000)的观点十分相似: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就是知识。其他资源,比如,资金或设备,不带来任何独特性 [3]。这否定了异质有形资源转变成独特能力的可能性。但是,资源基础理论拓宽了核心竞争力来源的范围和意义。
  2.资源基础理论。Birger.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掌控资源的优势和拥有资源的地位,是其他企业无法直接或间接取得的“独特性” [4]。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各具有不相同的异质性,决定了竞争力的差异 [5]。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从培育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现代企业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有研究指出,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实践的产物。而中国钢铁企业有一部分是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和应用有着相似的环境。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共享不具备或缺少的某一战略资源,或难以在要素市场上配置的资源,取得双方资源要素的互补性。实现资源优化的经济协同效应,使企业间有效配置外来矿资源,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最大化,形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二、钢铁企业战略性资源的异质性分析
  企业是一个由一系列各自具有其用途的资源所组成的集合,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是异质的。世界粗钢生产基地正在进入那些拥有大量矿资源原料的国家,并将资源的选择置于战略高度予以研究。
  1.“矿资源”的异质性。企业异质资源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的竞争地位是由一系列独一无二的资源和关系来决定的。
  在研究企业实际中,绝无必要去探寻一种普遍适用的“通用核心能力” [6]。以有代表性意义的东北地区冶金行业为例。利用该区域矿藏资源等特殊的自然禀赋,形成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同时,寻求跨区域性临渤海湾的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扩大关联矿资源占据异质性战略的强势。将钢铁企业竞争延伸到产业链整合和产业布局合理性及完整性的宏观范围。可见,钢铁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铁矿资源,就是具有战略性的有形资源,并且,因不同企业异质各呈现出不同的局部特异能力。
  2.“矿资源”不可流动的异质性。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两点假设,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是异质的,企业拥有的战略性资源不是完全流动的。
  在钢铁产业中,有形矿资源的不可移动性表明存在异质性,矿源市场的政府垄断和市场管制导致了矿源是不完全流动的,无法完全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钢铁企业间可以使用重组方式,共享稀缺的、不可流动的矿资源。资源整合是钢铁企业实施重组的出发点,也是左右重组效果的决定因素。通过有效开发、整合和高效利用企业内外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够取得互补资源的优势。否则,由于资源的不完全自由流动,可使得企业之间的异质性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异质性资源不能转化为共享的资源。
  3.“矿资源”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铁矿石是难以从别处获得相似的资源。矿资源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研究不可流动性过程中必需研究的因素。
  企业的资源具有非完全流动性特征,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性,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独特的铁矿石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导致这种资源不可立即取得,而资源和竞争优势间的因果含糊性使得模仿者无从着手,而模仿的高额成本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同样能够实现矿源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优势。所以,即使部分矿资源存在替代性,可以执行不同的政策策略,形成“壁垒”,从而制约资源的同质性以及模拟的可能性。
  4.“矿资源”整合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异质的战略性矿资源,具有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对其有效的整合,可以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如果矿资源很容易流动、模仿和替代,其他企业可以从要素市场上获得这些资源,而只有资源不能完全流动、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时,企业重组战略才会可行。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
  钢铁企业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矿资源优化配置过程,而资源稀缺性的战略重组,其实质是通过整合双方资源优势,获得“1+1>2”的资源协同效应。
  三、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从资源理论角度,分析基于战略资源核心竞争力,研究钢铁企业不同资源的差异性。以企业异质资源的协同性或互补性,获取强势的竞争能力。
  1.走出“以矿定产”资源型布局的误区。从冶金史发展过程看,中国几乎所有冶炼企业都是按照矿石资源布局的。从进口矿资源利用的角度,资源要素与生产基地的供需出现了分离。
  主要是生产基地区域分布与资源分布错位,钢铁企业远离港口,生产所需资源供应和外部其他条件严重制约钢铁业的发展,以进口矿石为主的资源配置与内陆资源型钢铁基地所需资源极其不对称。同时,钢铁基地区域分布与国家发展战略不相符。全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有26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有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7]。所以,随着利用国外资源的增加,原有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难于适应临海型布局要求。应快速转变“以矿定产”资源型布局模式。
   2.正确处理对进口矿石资源的依赖问题。中国矿资源不足、分散、品位低。不能满足国内钢铁生产,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大。
  从中国铁矿石对进口依赖程度看,矿资源进口约50%的比例,属于极度依赖 [8]。出现了对进口矿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态势。宝钢区域性和跨区域性重组,将钢铁业上游关联的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产业链。因而,从国产矿为主,向进口矿为主转变的趋势看,钢铁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应向利于使用进口矿的沿海区域集聚。所以,必需通过对依赖“进口型”矿资源的整合,优化产业集聚的新布局,实现由传统资源型布局结构向资源市场型布局转变。进而培育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保持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均衡性。从整体上将产业布局调整为钢铁生产基地向沿海聚集,形成资源密集型钢铁产业的竞争优势。
  完善产业链,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宝钢和武钢等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国内钢铁产业布局要求运到口岸,再转运内地钢铁厂,高昂的运输成本丧失了企业竞争优势。钢铁产业发展必须在整合进口资源前提下,形成产业集群。利用企业区位优势和产业链高度相关性,使产业集群变成一个没有围墙、无限发展的“大企业”。所以,通过整合进口矿资源和有效配置国产矿资源,则会产生规模经济,其规模越大,越可以得到外部规模效应 [9],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综合考虑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一方面,依靠增加国产矿石资源的自主生产量,另一方面,钢铁企业整合后的布局必需利于吸收国外矿资源。
  1.东北钢铁区域:以鞍、本强强联合为轴心,整合地区内矿资源,依托老钢铁业基地传统优势资源,按照水资源条件规划重组现有的钢铁企业,并与建设鲅鱼圈钢铁新项目结合,改变以自有资源为主单一发展的模式。
  2.华北钢铁区域:以首钢战略搬迁曹妃甸与河北省钢铁企业重组为重点,考虑到区域内水资源短缺和产能过剩以及重复低水平建设的实际,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使用上,应该有利于临海新建钢铁基地配置优化进口铁矿石的优势。
  3.华东钢铁区域:以临海、沿江的宝钢、马钢和沙钢为中心,立足区域钢材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利用国外资源,优化整合钢铁企业布局,发展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4.中南钢铁区域:以武钢重心,整合沿江流域和南部沿海的两广及海南沿海的钢铁企业。依托南部沿海区域钢材市场容量大的优势,挖掘丰富的水资源运输潜力,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改变钢铁生产与钢材市场极不对称的产业空间。
  5.西南和西北钢铁区域:典型内陆资源型布局。前者水资源丰富,交通不便,以矿石可持续供应能力,确定钢铁发展。后者铁矿和水资源短缺,重点满足区域内钢铁企业需求,充分利用本区域和周边临近国家矿产资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Prahalad.C.K.&Gary.Hamel: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J].哈佛商业评论,1989,(1).
  [2]Gary.Hamel,Prahalad.C.K:Strategic intent[J].McKinsey Quarterly,2001,(53):36-61.
  [3]彼得・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Wernerfelt.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
  [5]孟艳芬.企业资源基础论的经济学基础[J].商业研究,2003,(20).
  [6]代明.透视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4,(9).
  [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首个钢铁产业政策颁布[N].中国企业报,2005-08-03.
  [8]市场对中国铁矿石进口依赖加以夸大[N].上海证券报,2006-06-21.
  [9]黄洪斌.对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5,(1):15.[责任编辑 郭 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