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 蕾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高度增长,社会利益也高度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居民收入差距中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为突出和关键。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许多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许多社会问题将突出显现出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提出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根据问题找出对策。
一、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我国自1978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了先缩小后扩大,总体差距在波动中趋于扩大的趋势。我们把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成是“W”型。1978年城市人均收入为476.28元,农村为145.33元,城乡差距(城市/农村)是3.28。到1984年我国城乡差距达到最小2.49。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局面,这和我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分不开。因为改革初期,我们以农村为试验田。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全部释放,农村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农产品收购价格上升,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改革措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同时,改革的春风也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所以此时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时候。1991年我国城乡差距首次突破,达到4.02。在随后的8年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1997~1999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超过5,最高时达到了5.84。2000年、2001年有所回落,这主要是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由1999年的8.702亿一下子下降到8.074亿,将近7000万的农村人口突然之间变成了城市人口,下降幅度惊人。因为从1999年开始,我国部分大城市放宽农民进入城市户口的门槛。但在2002年城市差距再次达到5.03,以后几年都一直在5倍以上。如果再考虑各种贴补和福利等因素,真实差距可能会达到6:1。目前城乡差距已让人无法接受,而且还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一情况不可忽视。
二、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分解
本文利用“收入=消费+储蓄”这个宏观经济学的衡等式,所以分解城乡差距应该从消费差距和储蓄差距两方面来定义。
1、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差距及其影响。消费上,乡村居民在总消费的构成比例呈现先扩大随后一直下降趋势。1978年乡村消费占总消费的62%,城镇消费仅占38%。到1984年乡村消费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占65%,而城镇居民消费占35%。此后,乡村居民在总消费构成中的比例开始下滑,2005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4%而消费仅占总消费的30%左右,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但值得说明的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虽然有所扩大,但最大值也没有超过3。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与收入差距一样在1984年达到最小值。这说明反映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水平上,差别并不大,加上各地区同种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差异,真实的消费水平差距应该更小,而且消费过后将进入再生产的循环,不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所以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是影响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2、城乡储蓄差距及其影响。在城乡储蓄上的变化也跟收入差距变化完全一样。改革开放以后也是出现了由大到小,然后逐渐扩大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储蓄差距有很高的拟和度。1978~1986年城乡储蓄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1986年达到最小值5.91,但1986年以后城乡储蓄差距就出现扩大化的趋势,在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2.11,虽然2000年以来有所回落但差距仍然维持在10左右。值得提出的一点就是绝对差距更加惊人,1978年城市人均储蓄是89.8元,农村人均储蓄7.0元,绝对差距82.8元。2003年城市人均储蓄13556元,农村人均储蓄1239元,绝对差距12217元。储蓄之间的差距会对以后的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代际效应。它表明今后我国城乡差距将主要表现在储蓄上,城乡居民储蓄的存量将会对以后的投入差距产生重大影响。资本的累积效应将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三、几点建议
1、打破城乡人口滞留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市场规律,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0756亿,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4%。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农村聚居大量的人口必然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户籍制度。我国对城镇户口管理制度一直在进行微调式的改革,政府逐渐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的条件,努力为农民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但永久的农民身份使其难以找到比较稳定的职业,更难以在正规部门立足。户籍制度是妨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壁垒。长期的户籍制度可谓根深蒂固,甚至影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竞争,难以快速放开。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进一步改革城镇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在人口流动机制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城市化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越是经济增长快的地方,吸收的人口越多。提高城镇化水平时要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为城市化奠定扎实的基础。提高城镇化水平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2、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谐发展。产业结构动态变化反映的是人均占有资源的份额,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样可以改变城乡人口结构,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曾经运行过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的原始背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和转轨时期的政府引导加市场取向的产业演进。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第二、三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2005年我国GDP达到18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9.9%,第二产业87047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11.7%,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达到10%。而我国农业的产值占GDP的20%以下,同期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64%,结果就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变得特别突出,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各个产业的人口与GDP占不到他们相应的份额,必然要形成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将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业人数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我国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再就业率提供广阔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