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导学,引领自主参与美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紫娟
【摘要】围绕初中美术新课程理念,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美术探究,可以通过“情”入境、以“错”入境、以“疑”入境,以“线”入境等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境;自主探究
创设良好的导学情境是成功的起点,它对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学的艺术,可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勉。
一、以“情”入境,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而美术学科自身有着极强的审美性,是贯穿着美和情的一门课程,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自身的这一特点,充分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潜质。
例如:欣赏七年级油画《粮食》时,因大多数学生脱离农村,教学时可带学生参观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景或用多媒体展示,从农民挥动手中镰刀割稻、收稻、挑稻等一系列农忙收获的场景以及农民收获的情绪中获得初步审美情境,然后结合苏联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体验到作品创作于卫国战争之后,从而体现出苏联集体女庄员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面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在日趋异新社会我国劳动人民对于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人民耕作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爱惜粮食。
二、以“疑”入境,在欣赏中产生想象力
激疑导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然后才有所获。教师以设疑的方式导学,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问题症结,引发思考,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有积极作用。例如:上七年级《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中,《纺织女》这课时,让学生先观察,接着提问学生,全画面可分为几个部分?前景妇女和后景妇女的衣着有什么不同?后景壁毯上表现了什么内容?你对作品中的人物心情有什么感受?前景纺织厂条件如何?从何处判断出来?在提问中,让学生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视线会扫过画面每一个角落,并认真收集知识,根据信息分析解释画中所给人物,景象的意味。许多同学能从画面穿着分析出前景纺织女工在马德里简陋的条件下劳动,后景则贵妇们欣赏由妇女织造出的壁毯,并指出两个场景,代表不同的阶级,隐含着对比,甚至有同学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知道壁毯表现的神话故事的内容,整个是为前景纺织女陪衬这个故事而安排的。这样的回答欣赏教学,使欣赏者认真细致的面对作品,不仅充分调动视觉直感和想象力,而且也能从理性方面把握作者通过画面传递出来的信息。这样导学,学生感到亲切,能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
三、以“错”入境,在技能的训练中感受艺术美
有人说过:“教学,就是出错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新型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发现学生错误中的闪光点,挖掘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巧妙利用,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最终让错误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为美术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术教学的实施存在着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学生对同一个美术问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观点,感受,在技能的训练中也可能出现表现水平上的差距。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美术作品,鼓励、保护、学生的美术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这样使美术教学会充满生机和乐趣。
四、以“线”入境。探索“线”的表现技能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是单元的核心概念,通过单元教学让学生体会线的韵律、学习线的知识和线的表现技能。在“体验线的韵律美”教学中,如何用几何线设计线构成,用所学的韵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线。尝试用水笔、尺或圆规设计一幅线构成作品。体验毛笔画线的乐趣,体会传统国画与线构成中线的不同韵律,喜欢用线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化我们的生活。我校张教师新授教学片段如下:
(一)、小组探究练习。导入(语言引入,承上启下)要求:分组合作探究,怎样才能用毛笔画出形象各异的线?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评析: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合作探究,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为下一环节赏析中国画作好铺垫。
(二)、小组探究成果展示
评析:小组探究成果展示,让学生感受笔墨的神奇所在,同一画笔能表现不同韵律的线。
(三)、尝试探究。
1、出示吴冠中的《山花烂漫》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大师画中所用到的线是怎么画的?为何要用这些深浅不一、形状不同的线?与作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2、欣赏《五牛图》,进一步分析传统国画如何运用线的韵律表现形象的?
3、写意山水画作品的浏览欣赏,了解山水画中用线的独特之处。
4、比较感悟:学生用尺或圆规随意画几, 根线,并与墨线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5、欣赏学习线构成的基本法则(5种构成法)
评析:选用三种国画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传统国画中线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学生练习(播放背景音乐)作业要求:1、自选一种线构成法,完成创意设计。2、标注:构成名称3、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各组彩卡上。
(五)、作品展评。1、学生交流体会,和灵感的出处。2、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点评
评析:以“线构成”作为练习,要比临摹一幅写意国画易于操作,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让学生用“最机械、最缺乏情感的线”创作出具有特殊魅力的“线构成”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充满情感的中国画线的理解,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作品展示以小组形式呈现,更能体现构成的独特美,一个小组就是一件作品,7个小组作品放一起展示又生成了一幅大作,让审美贯穿在教学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设计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课堂序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励学生投入创作。
【参考文献】
[1]刘金生撰写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分步走如何?》,天津教育2006.3
[2]王保军.论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J]文教资料,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