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宇璇

  摘要:近几年来,对高管薪酬、激励方面以及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高管薪酬激励是否能提高公司绩效以及采取何种的激励方式以使效果更明显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讨论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找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绩效;商管持股
  
  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企业的高管,作为企业投资者的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经营权并直接对企业经营效益负责,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高管薪酬指的是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董秘和年报中公布的其他高管人员,包括董事中兼任的高管人员的薪酬。高管的薪酬结构和数额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去留,并因此影响着公司的绩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情况主要表现为地区和行业以及公司内部几方面的差异。韬睿惠悦咨询公司对2010年20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了分析,发现2009年中国、香港地区及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依次为香港市场(约为130万)、美股市场(100万)、A股主板公司(约为30万),地区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相比欠发达地区的高管薪酬较高,其中cEO的总现金薪酬的增长低于公司业绩的增长。上市央企的高管平均年薪为31.3万元,高出民企高管61%,高出地方国企37.3%。非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薪酬高于够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20%-30%。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涨幅最高房地产行业CEO总现金薪酬在不同市场呈现不同趋势,CEO总现金薪酬仅次于金融行业位列第二,能源行业总现金薪酬整体下降,农林牧副渔业高管薪酬整体最低。
  
  二、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源于国有企业的改制,管理层大都由政府任命,且各地区和各行业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它们在高管薪酬制度上存在许多问题。高管薪酬存在比较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差异,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电力煤气行业,处于薪酬偏低的水平。金融和房产行业高管薪酬相比其他行业畸高。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地区的高管薪酬水平相比越低的地区较高。此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高管持股比例较少,“零持股”现象仍较严重。同时,高管薪酬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缺乏合理公正的评价指标,难以体现外部竞争力和企业内部的公平性,导致一些绩效不好的企业高管薪酬畸高,而绩效好的企业高管薪酬却偏低,一些高管得到与其付出不成比例的薪酬。
  
  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1 货币性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
  陈志广2002年对2000年沪市上市公司的分析表明高管货币性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张雪岷2006年对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高管货币性报酬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关系,高雷2006年对1998-2003年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高管货币性报酬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因此,公司绩效随着高管货币性薪酬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高度后,将随着高管货币性薪酬的增加而不变或减少。
  
  2 职务消费与公司绩效关系
  国有上市公司职务消费相比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较高,公司绩效相比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较低,由于够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市场脱钩,导致许多高管过度职务消费行为,因而影响公司绩效。合理的职务消费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也是经营管理者行使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必要的消费,能对公司绩效起到正面效应,由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体制的相对灵活,高管职务消费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和控制,职务消费能对其更多地起到一定的激励约束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高管为更高的职务消费而积极改善经营,从而间接提高公司绩效。
  
  3 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
  吴淑琨2002年对1997-2001年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黄桂田2009年对2007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发现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拐点,超过一定比例,公司绩效开始下降甚至出现负向影响。根据代理理论,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大小会影响其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程度。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时,其背离股东价值最大化行为的成本也将提高。因此,高管在持有一定股份的情况下,会在行使职务消费和最大化股东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均衡。另外,Stulzl988年对接管市场的分析表明,一般被接管公司的价值会在被接管后上升,但过高的内部持股将减少这种因接管带来的公司价值增值的机会。因此一定比例的持股将对提高公司绩效起到一定的作用。
  
  4 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可以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评价机制,完善高管薪酬监督机制,加大薪酬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其次要健全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挂钩,适当提高高管持股比例,逐步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以刺激高管更多地以提高公司绩效为目标,此外,还应要求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实际业绩分红和发放股利,以尽量避免使高管进行短期自利行为;最后还应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使高管能在一个高效运作的环境下工作,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收益。
  
  参考文献:
  [1]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职务消费[J].经济研究,2005,(2).
  [2]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5).
  [3]檀力,汪金龙: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月刊,2010,(5).
  [4]林俊清:高级管理层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
  [5]刘斌,刘星,李世新,何顺文:CEO薪酬与企业业绩互动效应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4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