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宫颈癌动脉介入化疗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青 齐文娜

  【中图分类号】R73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30-02
  现在随着盆腔介入技术的发展,针对宫颈癌这一妇科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使用髂内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内化疗和栓塞已成为宫颈癌辅助化疗的新的主要途径。我院对2010年 1月至2011 年3月的30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前或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 使患者病灶局限、缩小,从而为进行彻底手术创造了充分条件。如何对介入患者做好全程护理,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身体痛苦,是我们进行护理工作的重点。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年龄30~67 岁;临床分期:按1995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Ib2 期5 例、IIa期12例、IIb期10例、III期3例;
  病理类型:鳞癌24 例,腺癌6 例。
  2 结果
  除1例因造影剂过敏放弃治疗外,余29 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 局部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取得预期治疗效果,成功地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手术如期治愈出院。
  3 护理
  3.1 介入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向其介绍该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后的良好效果,介绍该方法的微创、有效等优点,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交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如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及妇科检查,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术前一天进行碘过敏试验,并准备好各种抗过敏急救药物及用品。介入前1天进易消化少渣食物,术前8 h禁食,4h禁水。做好皮肤准备,范围为剑突下至大腿上1/3。术前留置尿管。
  3.2 介入后护理
  3.2.1 股动脉穿刺点护理:术后患者平卧,保持穿刺下肢伸直,制动24 h,穿刺部位用1kg左右的砂袋压迫止血6 h~8 h。嘱患者避免屈膝、屈髋、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局部压力增高而导致出血。术后24h方可下床活动,72h内避免剧烈活动和下蹲动作,以免引起穿刺部位出血。观察患者穿刺肢体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温度,避免长期加压引起皮肤血运障碍而出现肢体坏死。
  3.2.2 造影剂的急性或迟发性变态反应:术前做好碘过敏皮试,注射造影剂时及以后应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告知患者轻微发热、口干是正常反应,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本组有1例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发生。
  3.2.3 疼痛的护理
  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痛,部分患者同时有骶尾、会阴、臀部胀痛,下肢麻木感及大腿内侧轻微疼痛,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局部疼痛可能为栓塞后器官缺血肿胀所致,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杜冷丁50mg、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
  3.2.4 发热的护理
  术后1周内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发热可能为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吸收而产生致热原影响中枢散热调节引起,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8.0℃,可不予处理,以利于坏死组织吸收。本组16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仅鼓励患者多饮水,未作降温处理,持续3~5天后恢复正常。
  3.2.5 预防感染的护理
  介入治疗后,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因癌肿血供受阻, 组织变性、坏死, 所以术后初期可能出现阴道流血或大量阴道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应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给予会阴擦洗2次/日,防止逆行感染。同时观察有无尿路刺激症状及阴道排液的量、色、气味,及时发现感染症状,及早处理。本组无感染病例。
  3.3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3.3.1消化道反应:化疗期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甚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给予格拉司琼注射液3mg静滴1次/日,鼓励患者勤漱口,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空气清新。注意有无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2骨髓抑制:因抗癌药物常抑制造血功能,引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术后3~5天复查血常规,发生白细胞减少应预防感染, 增加自身抵抗能,并每日用紫外线定时消毒房间。住院期间可预防性口服强力升白片或利血平。
  3.3.3肾毒性:化疗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为使药物在尿中的浓度下降,减轻毒性, 术后当天最少补液2500ML 并用速尿20mg 静推,加速排泄以减轻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注意电解质的平衡。术后连续水化3~5d,保证每日进入的总液量3000~3500ml 以上,鼓励患者多饮水,记录24h 尿量。每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尿常规。
  4 讨论
  介入治疗创伤小,痛苦小。化疗药物在放射导向下有选择性的注入局部肿瘤,药物浓度高,能有效栓塞肿瘤营养血管,降低局部肿瘤血流量, 使瘤体缩小,为根治宫颈癌创造了条件。介入治疗前的精心准备、介入治疗后的观察护理,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手术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及早发现甚至避免并发症。同时给予及时必要的护理,对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