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孕妇孕期卧位对胎方位影响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作艳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期卧位对胎方位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孕妇在孕期入睡时的卧位和睡醒时的卧位,记录产前检查及产时胎方位。结果:长期采取单一卧位可致胎头位置异常。结论:孕期卧位能对胎儿胎方位产生影响。
  【关键词】孕期卧位;胎方位;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46-01
  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1],胎方位是胎儿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常发现长期采取单一卧位的孕妇中胎儿胎头不能自由旋转,胎头的双顶径不能衔接在骨盆斜径上,进入产程后易引起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增加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为探讨孕妇孕期卧位对胎方位的影响程度,通过对230例孕妇的调查研究发现孕期卧位能对胎儿胎方位产生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采用自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1-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3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编号、日期、姓名、住院号、孕周、产检时胎方位、孕期卧位(入睡时卧位、睡醒时卧位)A代表仰卧位、B代表左侧卧位、C代表左侧俯卧位、D代表右侧卧位、E代表右侧俯卧位、分娩时的胎方位、分娩方式及护士签名。
  2 结果
  产检时枕左前位154例,采取仰卧4例(2.50%),左侧卧位123例(79.87%),右侧卧位27例(17.53%),产时枕前位104例(67.53%),枕横位45例(29.22%),枕后位5例(3.20%);产检时枕右前位76例,采取仰卧1例(1.30%),左侧卧位53例(69.73%),右侧卧位22例(28.94%),产时枕前位45例(59.21%),枕横位24例(31.57%),枕后位7例(9.21%)。产检时臀位未记入在内。
  3 讨论
  3.1 胎儿位置是受胎儿重心影响而改变的,胎儿重心在其背侧部,因此改变胎背的方向,可改变胎儿的重心位置。孕妇在侧卧位或仰卧位时,胎儿重心受重力影响,移向孕妇的侧后方,胎儿在重力和羊水的浮力共同作用下,可以绕本身的长轴产生旋转运动,从而使胎方位发生转变。
  3.2 孕期卧位能对子宫胎盘血供产生影响。当孕妇采取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对脊柱侧前方腹主动脉和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量减少;回心血量、心血输出量减少;各器官血供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加重或诱发妊高征;加重水钠潴留。采取左侧卧位时,右旋的子宫得到缓解,减少了增大的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和输尿管的压迫。同时增加了子宫胎盘血流的灌注量和肾血流量,使回心血量增加,各器官血供也增加了,有效减轻或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孕妇水肿。采取右侧卧位时子宫进一步右旋:子宫血管受到的牵拉或扭曲加重;子宫胎盘供血减少。
  3.3 孕妇睡眠姿势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源于增大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的压迫。在妊娠5个月以后增大的子宫会因不同的睡眠姿势出现不同的影响。当躺下休息时,感到舒服的睡眠姿势是最好的姿势,尽量避免仰卧位。胎儿有自我保护能力,当你睡眠时所采取的体位对胎儿有影响时,胎儿会发出信号,让你醒来,或让你在睡梦中采取适宜的体位。孕妇孕期采取左右侧卧位相结合,交替采用不仅能减轻子宫对上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子宫的血液供给纠正仰卧位所致的低血压,同样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子宫右旋,最重要的是能避免长期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所致的胎头长期朝一个方向扭转,使得胎头在子宫内能自由旋转,以最佳径线入盆,减少了枕后位的发生[2]。
  3.4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保健措施,是促进人们改善相关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围生期健康教育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对提高孕产妇及其家人的保健意识,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妊娠晚期贫血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孕妇所获悉的知识从书本上或医务人员中多强调的是孕期要左侧卧位。从调查表中可知大多数孕妇在孕期不管胎儿的胎方位如何都采取单一左侧卧位,强行长时间的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使胎头长期朝一个方向扭转,不能自由地旋转,不能以最佳径线衔接,导致枕后位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在产前检查时应指导孕妇在孕期多采用左右交替侧卧位,孕期易采取的卧位以孕妇舒适为主,不宜长期采取单一左侧卧位。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194
  [2] 章渺,周翠玉,郑翠霞.合理卧位对产时胎方位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J].2009.8 .(16):1535
  [3] 吴丽萍,王立新,张瑞永.我国27所医院孕产妇围生期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J].2009.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