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抒辰

  【摘要】目的:探讨成功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2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10-01
  
  严重创伤特别是在伴有一定量出血时常引起休克,称为创伤性休克。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创伤性休克致死率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4例,龄13~70岁。颅脑损伤11例;骨盆骨折并腹部脏器破裂12例;胸腹部及其他多处损伤7例。
  1.2 方法
  1.2.1 立即安置病人,测量血压、脉搏。用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来监护血压。正常休克指数为0.5,严重休克>2.0。观察神志和表情、皮肤的色泽温度、周围循环等。创伤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动脉血压相对稳定,脑缺氧较轻,病人一般神志清楚,但烦燥不安。随着休克的加重,进入失代偿期,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取头侧平卧位,头部抬高15°,下肢抬高20°,以增加回心血量,利于循环功能的恢复。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严重创伤患者常常伴有呼吸道梗阻。如发现患者呼吸时发出高而尖的喉鸣音时,应有预见性地警惕气道的不完全性阻塞,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等,拉出舌头,必要时作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窒息可很快解除;如发现患者口唇苍白或紫绀,胸廓运动微弱或消失时,应警惕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此时,应迅速封闭开放气胸,并在医生到来前做好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病人一律及早给氧,氧流量4L/min较适合,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纠正缺氧对机体的危害[1]。
  1.2.3 维持有效循环,缩短抗休克时间,休克症状不典型者,休克早期反映不出危险情况,很容易耽误病情,护士应有预见性地对休克早期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医生未下达医嘱前使用16~18号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若遇有头部、上肢损伤的患者应选用下肢的大隐静脉,若遇下肢、腹部损伤的患者应选用上肢的血管及颈外静脉,以免输入液体从腹部或下肢血管损伤处流入腹腔或体外。若遇静脉穿刺困难应果断行静脉切开或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以保证液体的输入量,在静脉穿刺成功的同时,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及必要的血液检验,为输血及手术做好准备。扩容做到早、快、足,液体首选平衡液,后输入全血或代血浆,二者量比2∶1~3∶1。
  1.2.4 止血、止痛 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线结扎。如有较大创伤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钳夹闭出血点。四肢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血。并注重准确记录上止血时间,每间隔1h开放止血带5min以防肢体坏死。夹闭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5h,下肢不超过2h,有条件时进行清创术和止血。对于胸腹腔内大出血,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止血。待休克纠正后再行根本的止血措施。如肝、脾破裂,要在积极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做好手术准备,以尽快手术止血。对疼痛引起的休克仅次于大出血,应及时处理,一般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mg,但对病因不明及合并有呼吸困难者禁用[2]。
  1.2.5 通过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预见病情的动态性变化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常为多个脏器损伤,病情重,生命体征变化快,护士应尽可能地给伤者接上心电监护仪,根据病情需要对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分别进行监测。严密观察尿量变化,警惕肾功能的早期损害。
  1.2.6 尿量监测:一般休克病人都应置无菌导尿管保留导尿,以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休克加重时,尿量少,当成人尿量达30ml/h以上时表示循环状态好转。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测量尿比重是为了观察肾功能的变化,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若在较长时间内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3]。
  2 结果
  通过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
  3 体会
  休克是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创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创伤性休克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抢救工作稍有延误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抢救创伤性休克过程中,必须有高度的抢救意识,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观察能力,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熟记抢救程序、流程,熟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深静脉置管的应用,缩短受伤检查时间,积极主动地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 牟灵英,冀玲,历德凤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山东医药》,2005年第44卷第8期52
  [2] 史爱珍,姜梅,王芝.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3第18卷第4期302
  [3] 王丽梅,赵玉华,路静.创伤性休克早期急救护理.《中国保健》,2010年第10期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