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瑕 汪玲 刘作晶
【摘 要】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基本类型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较为典型的有精选案例式、小组讨论式、多维思辨式、师生问答式四种方法。
【关键词】互动;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文思潮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互相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负担。它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二、互动式教学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学习的途径,只能是由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和感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仔细听课、详记笔记,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形成惰性。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对话式、研讨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会大大地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热情。(2)促进创新思维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仅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分组编码”让学生认知。这虽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不可避免的是无论还是学生不易发展创造性思维。互动式教学对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学在深度、广度、高度“三维空间”提出挑战,促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由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案例讨论,气氛变得活跃,师生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从而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4)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了师生关系的陌生和冷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这种新型的互动教学模式改善了这一状况,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在知识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交流,使师生之间增进了理解和认同,便于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三、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1)精选案例式。案例式教学互动在课堂上体现为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小组讨论式。“讨论式”就是教师要预先设定讨论题目和要求,由学生分组讨论的一种互动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应认真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内容,同时本身又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样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答案。学生可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每个小组应有一位秘书,负责全程记录讨论过程,最后每个小组要出一份讨论报告,将每个人的观点、争论及最后的观点表述清晰,然后由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讲述观点,讲完后由教师当场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由教师对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须改进之处一一评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去关心社会、陶冶情操,也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做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3)多维思辨式。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4)师生问答式。“问答式”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事先设计出需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点评,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部分的互动教学中,几乎每一次上课前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内容提问,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难易适中,回答量也要适中。对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给予点评,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汪雅子.《互动――使教学更精彩》.银河出版社,2001
[2]马德炎.《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教书育人》.2000(13)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