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探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情境式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情镜式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医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4名进行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组,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情境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结果比较。 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儿科护理教学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儿科  护理教学  情境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245-01
  情境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能更好的掌握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本次研究以64名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组,探究情境式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笔者医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4名进行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男性8名,女性24名,年龄范围20-24岁,平均年龄:(22.1±1.3)岁;观察组:男性10名,女性22名,年龄范围21-25岁,平均年龄:(22.5±1.1)岁,所有参与者均为某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且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對2组参与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教学方法,即在课堂前教师需要提前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先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导入新课,并对新课内容进行巩固,最后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教师可以采取阶段性的考核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
  观察组:采取情境式教学法,以儿科常见的手足口病护理教学为例,采取情景式教学法中教师在课堂前,会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解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等,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对该疾病有初步的掌握,然后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多采取小组为单位,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医护人员、一部分学生扮演患儿、一部分学生扮演患儿的家属,根据由教师阐述创设的情景,由学生亲自演示,例如扮演家属的学生需要先对患儿的病史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由护理人员作出诊断,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例如保持皮肤清洁,以清淡饮食为主,叮嘱患儿不可抓挠,防止皮肤感染的发生。在所有学生演示后,让其他学生找出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定期进行考核。
  1.3指标标准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各50分,综合评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的掌握效果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指标分析,用(x±s)对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儿科护理学,由于其概念存在抽象性,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疾病相关知识有基本的认知,但是不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操作中,导致大部分护理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性不高。基于此现象,寻找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情境式教学法是新型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比,应用情境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第一,因儿科患儿存在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较高,采取情境式教学不仅可以让护理专业学生对患儿的特殊性予以充分的掌握,还可以知晓护理中的注意问题。第二,情境式教学的应用,可以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均能更好的掌握,并提前接触今后在医院中需要面对的护理情境,便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护理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证实了情境式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教学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法,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卫琼,石娟,梅文瀚,等.情境式教学法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7(3):338-341.
  [2]慈海彤,邱大石,郑玉萍.创设情境,强化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研究[J].健康之路,2016(6):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