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葸小慧 王中伟

  摘 要: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如何改变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使之与现在的市场需求相吻合已势在必行了。大力培养基础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推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更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实践和感悟,谈谈对如何改革旅游酒管专业的教学模式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市场需求;基础教育;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205-01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全疆经济的再次腾飞。
  就目前而言,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旅游酒管专业的人才,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借此,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谈谈如何改革高职类旅游酒馆专业的教学模式,以达到适应社会的需求。
  
  1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渠道很多,学科教育中最常用的是“基础+专业+实践”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对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的高职学生一样适用。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职教理念,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各门知识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尤其是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使之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现在,企业需要对所有知识都有所了解的“杂家”,仅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学模式应本着这样的信念,使之“术业有专攻”,突出专业的精神,使之专业与基础互不荒废,相互促进。如何在教学模式中突出这一点呢?就高职类本专业学生现状,应逐渐地形成理论――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理论――独立实践――定岗就业的符合职教理念和行业运行规律的贴切的教学模式。说它贴切是因为实行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教育,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适应旅游企业内部各部门人才的能力培养;对酒店类的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服务与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在时间上,按照企业的运行规律来进行调整,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技能,用实践补理论;在内容上,融入企业文化与职业标准;说它实用是因为在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都具体实在,都不脱离以市场这一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理念,都符合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说它有效是因为教育是为了能够让每个人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2 立足基础,把握专业特色,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实务型,既要具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又要具有管理、营销、策划、沟通、应变等的实务技能。针对专业实践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本专业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实务实践”――“岗前专门化训练” 三个层次的教学实践体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整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接受力(对知识与信息的学习、吸收与内化)、判断力(对事理的思考与逻辑分析)、表现力(跨学科的整合、沟通、表达和现场执行能力)、创造力(创作与分析管理能力)、应变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具备创业和创新能力与素养。
  第一学期通过开设大学语文、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时,通过开设高职思想品德、德育活动课、军训、参观企业、请企业家讲企业文化等,并结合到企业岗位的体验与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设计讲座,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及敬业精神。
  第二学期开设经济类公共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网络技术、经济法、财政金融、应用文写作、基础会计,同时结合到企业基础岗位的实习,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进行社会实践与专业讲座,初步培养学生市场竞争、顾客至上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拓展信息处理能力,加深对职业岗位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其对职业岗位的热爱,培养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第三、四学期开设专业及专业核心课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导游基础,旅行社管理,旅游消费心理等,结合酒店和旅行社的淡旺季安排教学实习与实训,实行边实践边学习,安排学生从事企业最基层服务岗位的实习、实训工作,按照体验式、问题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加深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全过程全方位地锻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自我、推销自我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及应变的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为就业选择与创业奠定基础。
  第五、六学期,针对用人单位和学生个性特点,根据学生、企业双向选择情况,依托所选择的职业岗位,集中进行企业文化与岗位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学生能尽快融入企业团队,掌握岗位技能、技巧,通过顶岗实训,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
  积极鼓励和要求每一位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多鼓励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开设专题讲座、演讲口才、商务谈判、人际沟通、创新思维等拓展性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培养多方能力,体现职业素质。
  
  3 校企合作,强化实践,体现专业
  
  本专业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企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精神为精髓,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本专业教学模式。通过把企业专家请进校园、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等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技能,而且大大拓宽了他们知识面。另外,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大拓宽了人才培养方式。
  为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塑造与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的人才的目标,实现“宽基础、高能力、针对性”的教育理念,本专业提出以下五条人才培养的途径来加以补充:
  (1)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旅游酒店专业主要是应用学科,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学活知识,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距离,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使内在素质转化为外现技能。本专业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理论比例达到2:8,专业总体设计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基本达到1 ∶1。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只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中,才能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优良素质,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因此强调以“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任教,注重教学实习,有组织地开展酒店、旅行社服务实践。
  (3)职业岗位专门化训练,实现零距离就业。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第三学年,大力开展订单教育,通过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结合学生所选就业岗位,采取校企业结合的教育方式,按岗位要求和企业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形成,在企业中培养职业人,实现零距离就业。
  (4)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年级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二年级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事创业实践,三年级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全方位进行创业实践。
  (5)任用和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任教: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是实施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条件。为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人才,骨干专业课程一律选用酒店旅游行业中的专家、高级技师、专业人士及具备双师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22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