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幼儿安静倾听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仲美芳

  小班孩子经过几十天的幼儿园生活,由一开始的哭闹、乱跑,转为无意识的看、听,无意识的诸多小动作,到后来的参与游戏、积极发言,再到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导致其余同伴无法听清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然后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经过几多反复,最终养成安静倾听的习惯。我总结为四个阶段
  “个性”期。是指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存在,高兴哭就哭,高兴尖叫就尖叫,老师呀我就不理你。我班40名幼儿,第一周“个性”人数占总人次的82%,随着幼儿园生活的逐步适应,人数以后也逐步递减。这期间要求教师多点爱心、耐心,与孩子多亲近,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有良好的班风、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打基础。
  “模糊”期。指幼儿有了一定倾听的习惯,但因为无意注意占优势,唧唧喳喳说一会儿话,听一会儿,做做小动作,高兴的话,再听你老师说一会儿。这就需要老师提高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水平,吸引幼儿眼球,使无意注意时间延长,进而转为有意注意,从而倾听。
  “浮躁”期。教师的精彩讲演,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的延长,他们有了参与课堂的需要,一个个积极发言,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导致其余同伴无法听清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这里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同时教师也应创造条件。让他们有释放语言的机会。
  例如①晨间谈话“说见闻”每天晨间谈话时,我会留有十分钟时间让大家来“说见闻”。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来说给大家听。小班孩子虽然有说的欲望,但因为经验少,经常出现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现象,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师可以提问,帮助孩子把事情说完整。这个过程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都很重要。②点心前的“悄悄话时间”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这个小细节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的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是培养他们倾听习惯的一个小细节,每天我请几个孩子分别来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可以由幼儿自己来表演哑语,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的特别认真,看的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环节,他们把它当做了一个安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说和听的能力。在课上,他们插嘴的坏习惯改善了好多。我想,也是得益于这短短的十分钟吧!
  四“反复”期。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反复期的锤炼。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上课明明很安静倾听的孩子,突然有一段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弄出各种声响,吸引别人眼球,一段时间后又好了。这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都是3――6岁,他们有一段时间的心理逆反期。这要求教师多点小花样,可以是上面类似的小游戏,也可以事先偷偷录下别人回答问题时,自己吵闹的声音,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形成初步的荣耻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养成”期。鼓励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动力。幼儿对鼓励很敏感。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对幼儿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记得有一次,我上课语言课“母鸡生蛋”时,我问“还有什么动物也生蛋!”“乌龟”“蛇”……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我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我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他们都说没听清楚,设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讲了当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听清楚讲的是什么内容,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讲的幼儿,通过这一课,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地,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平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我就把一朵小红花奖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