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俊忠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其中包括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小组合作前、中、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合作前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 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学习小组由3―5人组成,不仅要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
2,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统筹安排,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联络员”负责与其他小组联系,争取帮助,使组与组之间相互激励,力争上进。对人员较少的组来说,每位学生都可以担任多重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合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可以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带来视野的开阔。交流具有平等性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学生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根据教师的要求,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一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2)尊重别人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在听别人发表意见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
(3)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
2、这一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随机进行点拨指导。
3、小组内的“记录员”应及时记录小组合作结果,以便合作后汇报时有依据。
4、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由联络员负责把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带回到原组报告。
三、合作后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小组合作的正确性。相对来说正确性是小组合作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小组合作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那么本次的小组合作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2、评价小组内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度是指小组内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是积极地回答问题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内的讨论中去。
3、评价小组合作的效率。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认真讨论,速度就会更快,效率就会更高。速度是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体现。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要不断地长期指导,长期熏陶。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又能让学生从小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