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谷庆

   摘要:本文总结出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计划实施ERP的中小企业的各种需求和疑问,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ERP实施的对策,帮助企业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
   关键词:中小企业;ERP;对策
  
   1.ERP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是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2.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企业管理不规范问题
   ERP系统是个具有严谨性、规范性特征的系统,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会导致系统中产生几何倍增的错误。业务操作必须规范,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ERP的平稳运行。而中小企业传统管理出于对人的信任,往往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强。靠人在管理而不是制度规范,往往形成高成本低效率的运作。特别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企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凭借经验、记忆进行生产管理的现象,执行力度极差,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建设不力问题非常突出。
   2.2“一把手工程”问题
   “一把手工程”是指高层领导在理解ERP的基础上,领导、指导并参加ERP的实施,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部门协调等问题。企业领导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的支持。企业的一把手对项目的支持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这些企业往往延续了原来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而ERP代表着适应新的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思想,因此ERP的实施过程,其实也就是企业的管理变革过程,提高管理水平的机会。但是,既然是变革,势必会引起权利的重新分配,激起利益相关者的层层阻挠,只有企业高层的坚决支持和引导,才有希望实施成功。
   但是在许多中小企业,ERP实施是由IT部门负责的,企业高层领导由于“太忙”,对ERP的支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基本上不亲自过问,更谈不上参与。同时,企业的CIO(信息部门主管)又没有足够的权力,项目会很难推进。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领导人认为ERP仅是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项目,只要属下好好学习即可,自己却不学习。即使有企业决策领导的参与,但由于领导对ERP的认识不深、不全面,在做决策时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缺乏科学依据,这无疑将导致ERP系统实施的失败。
   2.3信息化冲动与盲目性问题
   信息化的理由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环境和内因。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内部管理的需求,企业往往通过信息化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以确保企业的竞争力,或者借此得到一个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流程,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然而,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却往往显得准备不足,草率上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问题之一:实施目标不明确
   决定实施ERP系统之前,应该先要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各部门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定哪些是要借助ERP系统的实施进行管理改造的,并应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可。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决定实施ERP时,都没有对本企业进行需求调查,有的企业甚至是因为看到别的企业实施了ERP,盲目攀比而匆匆实施。
   2.3.2问题之二:盲目压缩培训的投资
   我国中小企业观念比较传统,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重电子轻业务等错误观念普遍存在。在中国实施ERP项目的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是:企业坚持压缩培训、实施咨询方面的投资,而软件供应商为了做成生意也只好同意企业的意见。但是,这样一来,由于培训教育不足,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许多失败的ERP案例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2.3.3问题之三:数据准备不充分
   运行ERP系统需要大量的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数据。如果输进去是垃圾数据,输出的也将是垃圾数据,那么,这个系统非但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反而会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灾难。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及时、完整是决定ERP项目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基础薄弱和业务流程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基础数据严重混乱且更新不及时。
   3.中小企业ERP实施对策
   3.1加强企业管理
   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但ERP却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软件工具,软件技术再高也孤掌难鸣。企业要充分做好信息化项目前期的准备和长效的规划,不求急功近利,各部门共同协作,开展研讨交流,配合先进管理技术的推动,建章立制,逐步完善,为ERP系统平稳运行建立制度保证。
   (1)制定严格的制度
   ERP系统必须建立在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和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ERP软件的应用是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一次改造和创新。在ERP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会对企业基于传统管理的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须重新制定与ERP新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ERP运作标准和考核制度,要制订有关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使用制度和维护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上述制度的贯彻执行;另外,全面整顿和补充各项管理基础数据,如各项定额、量化标准等,为ERP系统的成功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管理标准
   要尽快适应新系统的要求,改变传统观念,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尽快与ERP全新的管理理念接轨,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根据职能分工、修订、完善与之运行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建立健全ERP操作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明确职责。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办法,为ERP应用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在保证系统平稳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知道岗位赋予“我”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我”相应的责任。人人从自身做起,增强责任心,对各自传递的数据负责。杜绝误操作及漏作业等问题的重复发生。终端用户只有正确掌握业务操作规程,了解ERP相关知识并具备系统实际操作能力,才可以有效完成相关工作,保证各业务操作规范,信息流动有序,从而有力地保证信息的安全交换与共享,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3.2落实领导挂帅原则
   企业的一把手对项目的支持是ERP实施成功的关键。ERP代表着适应新的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思想,ERP的实施过程,其实也就是企业的管理变革过程。既然是变革,势必会引起权利的重新分配,激起利益相关者的种种阻挠,只有一把手的坚决支持和引导,才有希望实施成功。落实领导挂帅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对企业领导是个很艰巨但又必须执行的任务。

   企业推行ERP管理思想和方法,实施ERP项目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过去没有进行过ERP,系统实施的困难就会很大。面对诸多困难,只有企业决策层领导在深入理解ERP的基础上,由“一把手”亲自主持、参与系统实施并且动员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加,这样才能克服困难确保ERP的实施效果。一把手工程不只是第一把手挂名,只依靠计算机应用人员来推动系统实施,而是要求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实实在在地投入到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要成立工程项目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领导工作。制定系统总体方案,确定新的企业管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主持工程项目例会,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解决系统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把ERP实施作为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并授予主管部门考核权,确保系统正常有序顺利地实施。
   3.3做好实施前期准备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企业作为应用主体一定要认真、扎实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我国中小企业ERP项目实施成功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将会随之提高。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明确企业需求,确定实施目标
   在ERP实施之前,企业一定要了解自身的企业需求,明确项目实施的目标,换句话说,ERP本就是为了本企业实施的,那么企业自身就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希望通过实施ERP达到什么效果,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实施。在ERP实施过程中企业的这种主体意识和其积极参与的行为,对ERP的成功实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1)分析企业需求
   大量的ERP项目实施案例表明,企业在全面分析自身管理基础的前提下,能否明确、清晰地提出自己对ERP项目实施的需求和通过ERP项目实施要达到的目标,这是ER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问题,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27]。ERP系统应该是为管理服务的,是用来解决管理瓶颈的,因此实施ERP项目必须要弄清楚真正的管理瓶颈所在。在ERP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分析企业需求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分析了企业的需求之后,才知道其管理瓶颈所在,实施ERP项目也就有更多的依据。建立企业需求模型,为确定ERP的实现目标进行铺垫,分析企业的管理瓶颈和管理成本的分布,就能更好地预期到ERP项目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进而在实施过程中观察目标实现情况。
   (2)建立ERP实施目标
   在明确企业的管理瓶颈之后,ERP的前进路向也就可以规划出来了,如何使投资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也就清晰了。需要拟定出ERP项目的实现目标,比如库存周转率提升的目标、减少在库金额的目标、提高准时交货率的目标等综合性目标应该被定义出来。另一些方面是面向过程的目标,比如决策效率的提升目标、系统数据准确率的目标、办公费用降低的目标等等。通过这些目标的拟定,企业决策层、各级管理层和参与ERP项目的人员才能获得成就期望,并不断检验ERP项目是否真正达到投资效果。这些目标也许不是很容易确定准确,但至少要把企业在导入ERP系统前的状况搞清楚,目标至少是要在启动ERP之后,使这些目标得到改善和提升。当企业建立了各种目标之后,ERP项目的启动才开始具有意义,否则便可能花了不菲的投入,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形式化的东西。
   3.3.2加强全员培训教育
   ERP系统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包括企业的最高领导、各个业务部门的关键人员和最终用户。ERP实施包括了业务流程重组、管理模式和业务架构转变、岗位职能调整等许多方面。由于损害到部分人的长期或短期利益,ERP的实施常常会遇到或明或暗的阻力。企业高层是政策的制定者,部门经理和业务主干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在实施的前期工作中要对企业高层领导和部门经理、业务骨干做关于ERP的培训,让他们理解ERP的深刻内涵,认识到ERP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合作,认识到决策者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企业是应用ERP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孙刚.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2]王红君.我国企业ERP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石油学院,2005.
  [3]张建东.中国企业实施ERP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作者单位: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