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运行机制与减排效率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碳交易是一种基于科斯定理的常见环境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碳价格控制碳排放量。通过简单梳理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和减排效率方面的文献,发现分散的碳交易市场会产生“碳泄漏”,降低减排效率,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碳交易可能会对某些产业产生负面冲击,但是总体而言对经济的影响不大。碳交易和其他环境政策各有优劣,并非相互替代、相互矛盾,需要协调好各项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优势,形成一套高效、完善的環境政策体系。
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4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184-02
一、 引言
历经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物质文化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类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云计算、虚拟现实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近代以来的这四次工业革命均是通过工业的突破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和质量极大提升,离不开化石能源的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化石能源是工业的血液,将动力输入到工业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维持工业体系的高速运转;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因此全球气候问题离不开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应运而生,旨在进行全球气候谈判和行动部署,环境问题逐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二、 碳交易的运行机制
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碳交易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顾名思义,碳交易就是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碳排放权是一种无形资产(焦金金,2018)。碳交易是基于经济学中的“科斯定理”,界定产权与交易成本,将碳排放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运用市场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碳交易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在供给和需求规律的作用下形成碳价格。碳价格作为重要的市场信号,一方面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生产决策和投资决策的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提供了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的依据,政府对碳价格的调控方式较多,例如价格涨跌幅度、开市价格和拍卖底价等(崔焕影,2018)。
在进行市场交易之前,碳排放权的数量由政府根据经济和环境指标进行确定,如何分配碳排放权非常重要。目前国际上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方法有免费分配法、拍卖法、固定价格购买和混合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之处。DeCanio等人(2013)利用博弈论对两国之间的碳排放权分配进行分析,发现协调博弈是最佳的谈判方式。孔英和朱东山(2013)基于碳减排成本最低的经济学最优原则,提出了波尔兹曼分配法结合盖尔·沙普利博弈的分配机制。袁溥和李宽强(2011)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应该依据企业的历史排放量,采取以免费分配为主、拍卖为辅的混合分配模式。宣晓伟和张浩(2013)认为中国碳交易试点地区应该基于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公平、效率、稳定性、社会接受度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分配方式并加以创新。
三、 碳交易的减排效率
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限制碳排放总量、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发展新能源技术,因此全面评估碳交易的减排效率十分重要,有助于政府完善碳交易制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碳交易。从全球角度看,Murphy等(2017)认为虽然全球碳交易发展迅猛,碳交易总额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碳泄漏问题大大降低了碳交易的减排效率。Chang(2017)等人分析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短期价格波动和制度变化,发现分散的碳交易市场会产生市场套利机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碳泄漏,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张俊荣等人(2016)构建了京津冀碳交易政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碳交易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是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冲击,减少碳排放权的配额或者提高碳价格均能增强减排效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会扩大。在产业发展层面,孙睿等(2014)发现碳交易会降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尤其对能源部门影响较大,但是总体上看碳交易对产业的负面影响还是较小的。
作为环境政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碳交易与其他减排工具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最终的减排效果。万方和杜莉(2015)认为欧盟碳交易机制与清洁发展机制在交易转换上存在缺陷,对中国完善碳交易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往往会从商品演化为金融产品,因此碳交易制度对一国的金融市场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仅仅依赖碳交易达成减排目标是不足的,必须与其他环境工具相结合(曹静,2009)。在众多的环境政策工具中,碳交易和碳税是代表性最强、运用范围最广泛的两种工具,这两种工具常常进行各维度的比较。碳税是基于经济学中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政府可以对具有正外部性的生产者给予补贴奖励,而对有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税,使得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碳税强调政府干预,碳交易则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减少碳排放,各有优缺点。碳交易与碳税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取代、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王璟珉等(2017)认为应该协调各个环境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减排数量最大化和减排成本最优化。相对于采用单一的政策,碳交易和碳税的组合更有效率(石敏俊等,2013)。
四、 结论
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得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化石能源长期占据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无法被完全取代。工业生产离不开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科技、资金、制度、市场、文化等各个领域着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许多国家采取了碳减排政策,碳交易就是最常见的政策工具之一。碳交易就是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首先,政府根据经济水平和能源消耗量确定碳排放权的数量,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分配给企业。当企业的碳排放权大于实际排放量,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反之,企業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配额。碳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控制碳排放,但是可能会对某些产业产生负面冲击。分散的碳交易市场会产生“碳泄漏”,降低减排效率。作为环境政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碳交易与其他减排工具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最终的减排效果。不同的减排工具并不是相互替代、相互矛盾的,我们必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高效、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焦金金.碳排放权内在价值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2]崔焕影.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与交易定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3]DeCanio,S.J.,A.Fremstad.Game theory and climate diplomacy[J].Ecological Economics.2013(85):177-187.
[4]孔英,朱东山.企业间碳配额分配机制研究[J].开放导报,2013(3):36-41.
[5]袁溥,李宽强.碳排放交易制度下我国初始排放权分配方式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3):78-82.
[6]宣晓伟,张浩.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0-15.
[7]Fionnuala Murphy,Fionnuala Murphy.Investigation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Paris Agreement on national mitigation policies and the risk of carbon leakage; an analysis of the Irish bioenergy industry[J].Energy Policy,2017(104):80-88.
[8]Kai Chang,Ping Pei,Chao Zhang,Xin Wu.Exploring the price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s allowances in China’s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pilots[J].Energy Economics,2017(66):213-223.
[9]张俊荣,王孜丹,汤铃,余乐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京津冀碳排放交易政策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3):1-8.
[10]孙睿,况丹,常冬勤.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7):82-90.
[11]万方,杜莉.中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优化与完善——基于EU-ETS机制及其运行的分析与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4):16-23.
[12]曹静.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9(12):19-29.
[13]王璟珉,李晓婷,居岩岩.碳交易市场构建、发展与对接研究:低碳经济学术前沿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48-160.
[14]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吕,李娜.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J].管理科学学报,2013,16(9):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