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目前各所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但是大部分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信息化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6.099
  [中图分类号]G4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6-0-02
  0     引 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采用高效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与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得更加深刻。
  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概述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有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应用模块与处理模块。为了进一步实现高效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与效率化,高校必须综合考虑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功能,进行模块化处理才能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1   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数据主要用来采集师生之间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师生的个人资料以及学习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相关教材内容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包括采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视频中的课程理念与信息、学生个人信息采集以及目標设定等。
  1.2   处理模块
  应用大数据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由于大数据形式包含的数据类型较多,缺乏有效的处理模块,无法将各项数据进行分类堆放;由于数据格式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大量进行格式转换可能会产生成本浪费,难以提高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水平。所以在设定处理模式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点问题,应当有效导入结构化数据,构建科学标准的数据库,在教学数据中出现非结构化以及半结构化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浪费情况,此时便可以应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模块处理。
  1.3   分析模块
  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和处理,所以分析模块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构建高效信息化教学模式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高校信息资源搜索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特征检索功能,并且植入数据匹配功能,有助于确保数据精准定位,同时要将收集好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虽然部分数据关联性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却可以应用分析模块,有效实现各项功能,挖掘隐藏数据。
  1.4   应用模块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模块,必须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提取有效的价值和内容,并且将信息分配在学生日常学习以及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基于应用模块的实施情况下,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经过整合后的数据,通过数字化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取得一些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末期,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有效推行,进一步推动了教学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信息化教学管理现状能够看出,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单方面传递信息的情况,主要结合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制定的教材内容通常是单向传递,忽略了完整性。
  2.1   缺乏创新目标,教学单一
  目前,虽然我国高校开展了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体现在情景模拟以及实践操作、研究调查等众多模式上,但是大部分高校只是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转移至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理念以及方法并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与学生偶尔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却难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效率较低。虽然教学活动能够有秩序地开展,但是由于受到教育资源有限等众多限制,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观性,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2.2   教育评价机制单一
  目前,高校教学结构主要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中心,教学评价效果过于单一,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也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必须进一步增强高校的教育服务意识。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仍然以教师为主,教师通常会采用学科知识考核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根据纸质试卷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由于评价内容与方法过于单调,所以机制十分单一。所以教师的评价方法以及内容过于单调,缺乏教育评价的多元性以及个性化,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所以信息评价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未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2.3   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由于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理论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使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授课,却难以对相关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只是将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当作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表现,或者是在信息化教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但是此种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并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也难以夯实学科理念基础,无法拓宽学科发展前沿,所以难以实现学科创新精神目标。对于此类情况,学生也司空见惯,只能被动式接受,由于教师以期末考试成绩当作短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无法进行长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虽然传统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存在高科技、低效率现象
  目前,大部分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虽然投入了一定资金进行信息化教学建设,并且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学习中心,但是在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应用软件问题以及维护管理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贡献度较低。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应当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切实改善相关质量。目前,高校的教育资源微课内容逐步开放,并且推出了学分互认项目以及证书认证项目,但是却很难全部完成相关课程,或者是通过考试。
  3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3.1   建立信息化的教学理念
  目前,在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发展时间较为短暂,所以只有有效优化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此模式下,相关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理念,综合分析相关的教学数据,避免由于数据过多产生相关问题。
  3.2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
  无论选用哪种信息化管理模式,教学目的主要是培育出具有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学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学结构建设。在个性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效率,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验过程中借助信息数据检测功能进行学习,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3   培养拥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以及数据挖掘能力,整合出适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培育出优秀的教师,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所以高校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会,进一步明确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作用,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切实提高数据信息分析能力。
  3.4   构建信息化教学育人环境
  高校必须做好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工作,并在数据整合过程中避免出现交叉重复现象。由于大部分师生在数据采集与整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重叠情况,从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高校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同时要导入高校名师的优质题库以及教学视频。此外,高校要确保数据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应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高数据资源的收集效率,同时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     结 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加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建设力度,但大部分高校仍然无法摆脱“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误区,模糊传统教学与新型信息化教學的界限。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大数据理念的重要意义,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1).
  [2]裴涛.基于信息化理念的全新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3).
  [3]赵靖岩,胡振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6(1).
  [4]王志军,陈丽,郑勤华.MOOC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8(7).
  [5]甘容辉,何高大.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
  [6]刘珈利.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2).
  [7]丛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
  [8]彭波,李雪君.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教育,2012(6).
  [9]段辉军.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8(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1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