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素云
[摘 要]目前,根据公立医院的改革要求,公立醫院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而有效推动医疗现代化发展。同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使公立医院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医疗项目有效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医院快速发展,这样既能帮助医院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也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本文将从现阶段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就如何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会计信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16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02
1 公立医院加强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使医院获得更好发展。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够帮助医院解决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医院竞争力,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因为内控制度的存在,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为决策者提供有效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方案的针对性。同时,明确职业分工,合理安排工作程序,能够使各科室在工作范围内行使职权,防止出现相互推诿和舞弊问题。此外,有效实施内控制度,能够对资金走向进行科学规划,把钱用在刀刃上,促进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响应了国家宏观政策,加快了医疗改革,当前,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也为了让医院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相继发布众多政策,借助内部控制机制,对医院经济活动和事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政策落实,使医疗体系更有效地运转下去。
2 公立医院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代发展趋势同步的重要工作,不仅是公立医院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公立医院的自我约束力。当前,多数公立医院能够响应政府号召,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但取得的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内控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 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公立医院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源于舞弊、低效率和高消耗,之所以要加强内控管理,是为了将这些风险降低至可承受范围内。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与领导者都是医疗业务骨干,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既不懂管理,对财务知识也知之甚少,也无法注意到医疗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他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临床医疗风险上,导致重医疗轻管理问题出现,在他们看来,管理需要付出成本,而且短期时间内基本上很难产生效益。也有部分医院领导认为,当医患关系和谐时,医疗业务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医院也能获得有效发展。至于闲置或使用较少的固定资产,不考虑如何去盘活;只有少数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反徇私舞弊,普遍做法是有文件了就敲敲警钟,并没有认识到迟滞医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活动中的低效、高耗与舞弊。
2.2 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适应性不足
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关于财务管理的规章与制度基本建立完善,能够满足日常管理需求,但是却没有围绕相应内控理论建立相应制度体系,内控制度不利于预期目标实现。也有一些医院确实建立自身内控制度,但并未考虑本单位实际,使制度的内控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可操作性。部分医院采取纵向管理策略,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彼此间信息沟通不畅,致使部门间相互推诿,使制度效力受到不利影响。也有的医院制定了内控制度后就没有及时根据医改发展及变化进行修订与完善,缺乏适应性。对于大多数公立医院来说,普遍采用会计系统、财产授权批准与保护的控制方法,很少采用预算、成本管理、信息化以及绩效考核等控制方法,无法适应医院复杂的经营活动,也不符合经济快速发展形势。
2.3 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多数公立医院虽然都设置了内部审计岗位,但工作职能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对于一些医院领导而言,他们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没有注意到内部审计对医院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也不重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一些医院往往会将内部审计部门挂靠在财务或医保物价部门,甚至设置的审计人员还是兼职性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都存在较大不足,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由于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使审计工作开展受医院管理者主观意志影响,无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无法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使内控工作的再控制与评价作用受到影响,致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3 公立医院加强内控管理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3.1 增强自身风险管理意识,优化内控环境
在医院内控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根据《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应制定关于院长任职资格与选拔任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以此推进医院管理。同时,公立医院还应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针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完善内部控制,原则上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评估。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应当树立强烈的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优化内控管理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首先,需要加强内控管理培训,上至院级领导,下至中层干部以及普通员工,确保全员参与,使大家都能准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执行,成为医院的一种内控文化。其次,构建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岗位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与审批权限,针对重大事项建立集体决策与会签制度。为了建立完善的内控环境,还应加强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利用风险预警系统对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督与预测,降低医院面临的风险及损失。比如说,通过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收益率对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加以监督与预测。 3.2 完善内控制度
不论何种制度,都要讲究时效性,内控制度也是如此。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当经济活动、外部环境以及管理要求出现重大变化时,就要重新评估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对内部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在相关工作流程中分解内控制度,并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将工作流程嵌入信息系统,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使内控工作更为便利和高效。比如说,某院在办公软件的帮助下,加强对业务和事项审批,各部门均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开展审核工作,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申请、审核与审批等操作,经过最终审批人审批后,就可以将审批表打印出来,流程一样,但效率明显提升。实现了内控制度流程化,提高了流程信息化程度,将人为操纵风险降低至合理水平。完善的内控制度应当包括各种经济业务活动与事项,如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与收支管理等,同时,还要拓展到非经济业务活动以及事项中。再比如说,某医院根据医院评审标准,通过加强流程再造与优化,控制医疗风险。另外,在设计内控制度时,需要结合医院所处环境、管理要求、自身业务特点,只有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制度才会是最佳的。
3.3 充分发挥内审在内控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主体,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也是提升企业内控机制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手段。對公立医院而言,应当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如果条件允许,应当专门建立一个内审部门,保持独立性,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建立一支精明强干的审计队伍。与此同时,扩大内审部门职权,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财会部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与落实进行有效审计,重点就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开展评审工作,评价内控制度的问题与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使会计内控控制体系保持运作正常。此外,还要重视内审职能作用,在内控管理过程中尽量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还要加强反馈,确保全过程参与,使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价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 结 语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内容,倘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内部控制制度将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所以,必须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如果缺乏严密的监督体系,将会影响内部控制管理落实,所以,必须加快完善相关监督体系;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将难以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强化资金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因此,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应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控管理,为医院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卉.加强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建设的探讨[J].会计师,2017(9).
[2]周晶晶.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内控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际
财经:中英文,2017(14).
[3]范慧明.基于公立医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6).
[4]王梦奇.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7.
[5]杜蓓蓓.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8(1).
[6]刘彩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完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5).
[7]彭霞,程丽华,黄陶.雅安市公立医院内控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1).
[8]王丽英.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20).
[9]齐新红.浅析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