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财务分析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由此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同时对财务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结合中小型企业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主要围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的有关分析来介绍,如何通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基础,运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分析,挖掘出企业经营数据背后的经济价值,使财务分析更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财务分析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财务分析如何加大对业务的支持为前提,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来帮助管理者通过合理的预测,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做出科学高质量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财务分析 经营决策 财务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及科学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财务分析的结论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是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有力的帮助企业建立更加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制度。财务分析主要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综合分析和评价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给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所以如何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使其更好地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是当今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依据,确定一定的标准,采用一些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评价,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1.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营运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企业营运能力的评价一般从分析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进行,其关键因素是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常用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一个企业资金主要的源泉,反映出企业获取利润能力的高低。盈利能力可以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为基础进行分析表内各项目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营业(或销售)收入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
  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指标分析对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等都十分重要。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能够保证在一年或者一个以上的经营周期内清偿债务的能力。其指标有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在一年以下的经营周期内到期的债务的能力。主要侧重于企业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其指标有现金比率、营运资金、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
  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营运能力是企业盈利的前提,盈利能力是营运正常的保障;营运、盈利能力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偿债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高低。
  4.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表采用收付实现制,具有客观性和可理解性。可以从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能引起现金流量变化的各种经济活动中了解企业现金流动动态情况,而其他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现金静态情况。对于经营管理者说,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挖掘数字背后的经济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常用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等。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首先,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反映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据以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基期数据通常来自历史数据、同业数据、预算数据。
  其次,趋势分析是计算企业不同期间财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通过比较、分析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来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最后,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财务报表的相关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相关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企业目前和过去的状况。往往要借助于比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二、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企业经营决策是指企业对未来经营发展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战略进行最佳选择的过程。经营决策主要有企业产品决策、销售决策、财务决策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是否合理有效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依据。
  (一)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一,了解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对企业的整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比如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总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体现了与企业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关系,同时要重点分析期初与期末差额比较大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比较大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情况较为严重,此外还要结合报表附注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账龄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二,对资产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别计算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比重过高的,说明企业投入经营生产活动占有了大量资金,其发展势头比较旺盛,此时关键的是做好经营管理;反之流动资产不断降低,说明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萎缩状态,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加强不同时点的财务分析就非常重要了。
  当企业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时,就会形成资金积压,资金的周转速度就会降低,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从而使企业的短期投资人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要合理调整资产结构,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赢得外界对企业的信心。
  第三,负债方面,负债是企业经营中的“双刃剑”,负债经营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资金短缺,降低企业平均资金成本,带来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过高的负债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引起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环境全局考虑,确定最佳的资金结构。
  第四,所有者权益方面,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一方面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另一方面体现了保护债权人的能力。按照净资产的来源和用途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通过利润表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通过对收入、成本费用的分析,把握企业获利能力高低。通过报表中近几期相关项目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企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收入指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本期与上期收入的比较,可以分析出一个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分析产品收入的波动情况,是否符合企业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分析利润总额的构成,利润总额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净额。分析各自占的比例来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过高,就能反映出企业的主营业务不正常。
  最后,分析企业利润率,常用的指标通常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通过与同行业中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对比,如果毛利率太低,就要分析价格因素和成本因素,如果是由价格因素引起的,就要综合分析一下价格调整的利弊。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有必要分析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三)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帮助管理者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整体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现金流分析能了解企业的现金来自哪里,又运用到了哪里;通过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能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创造现金的能力,为经营管理人员评估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提供决策依据。
  三、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财务人员也提供财务分析,但通常只是数据的呈现,并没有深入到企业的业务层面,无法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实际的参考价值。
  (一)注重财务核算,轻视财务分析
  目前大部分企业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频繁调整,大多数财务人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导致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对已经发生经济事项的数字表现,不能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只分析过去,不预测未来
  财务人员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通常以内部的信息为主,很少能获得同类竞争者的信息,从而分析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战略方向提供帮助。再者财务人员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而不能够结合当前,着眼于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所以只能发现过去的问题,不能预测未来。
  (三)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分析的过程只注重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背后的内涵,没有与实际业务结合,不能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不能发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财务分析没有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往往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因为不懂业务,也不了解业务流程,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事实不相符,不能从根源上协助业务部门改善业绩。比如在开拓市场阶段,为了使一些产品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有可能暂时出现毛利为负数的情况,单从财务角度会判断出此业务不合理,做出与事实违背的结论。
  四、解决财务分析应用问题的对策
  财务分析是经营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实际工作中不可测因素较多,财务分析人员的片面性导致结论的片面性;财务分析人员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沟通配合而导致结果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意义上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充分调动其他部门的协同效用
  财务分析是一项系统性和整体性工程,通常是以财务部门作为主体,配合其他部门对生产经营情况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企业文化,企业价值增长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在全面的企业信息基础上的。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财务分析要与业务相结合
  财务分析不能是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企業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充分理解业务的内容及流程,选择合适的分析指标和方法,要为业务服务,为一线作战服务,才能使分析结果真实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一般企业财务人员要参与到业务中的主要途径:
  1.参与项目管理,财务人员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全局视野,最好能完整的参与一个(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项目,因为一个项目周期体现了公司业务运作的全过程,全面且贴近业务,能够让财务人员站在新的高度俯视公司业务运行的全貌。
  2.参与经营分析,财务分析要透过财务数据去分析、挖掘此业务背后的原因,通过发现问题,找出对策,解决问题,到期考核。这样财务分析自然突破了财务的范畴,真正做到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3.参与业务预测,财务工作不能简单重复,只做事后的记录,财务人员要从业务背后走向业务备前从而加大对业务的支持,合理的预测有助于企业提出合理科学的经营决策,能合理配置公司的资源,达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三)积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关注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
  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份额的大小,甚至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对行业整体趋势的了解,判断出企业在此行业市场中的地位。例如,通过行业市场占有率来了解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小。其次,对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出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关键指标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比如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回款周期与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份额等等。
  (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引入ERP系统
  通过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分析体系,确保企业的业务操作科学化、规范化,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比如引入ERP系统来提高企业基础财务核算的高效化;其次,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管控体系的监管,对各部门的使用权限统一管控,以免对企业核心项目规则随意变更。
  总之,通过合理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帮助经营管理者真实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通过财务分析结果反映出企业当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将财务决策合理的融入经营决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手段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共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为国网思极紫光<青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丁敏.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J].财会研究,2019(22):4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5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