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秀菊

   摘要:随着我国各种利好关税政策的不断推行,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逐渐涌向国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管理层开始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案,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中设立财务分析岗或者管理会计岗,从而使得我国的管理会计出现较大缺口。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纸化办公已成发展趋势,国家税务总局成立电子税务局,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进网上办税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对接,基础会计岗位的工作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转向管理会计。文章以财务分析内容及方法为切入点,沿着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能够为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经济参考作用这一思路,透过财务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发现企业财务分析在分析方法、分析内容、基础资料、人员专业素质、政策稳定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每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财务分析能够更好、更有效的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应对策略;推广应用
   近几年,财务分析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财务分析人员需要根据收集整理财务数据,并结合各种因素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总结现状,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保障。因此,从财务分析的体系框架出发,以理论结合企业实务的方式明确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内容及其如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经济前景进行预测,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提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资金运作分析
   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推进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资金预算与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结合,调整资金结构比例,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融资目标和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正确反映资金运行状况和风险。
   2. 財务政策分析
   财务政策分析是指企业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调整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提高企业财务效率的目标,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3. 经营管理分析
   经营管理分析是指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企业合理的组织生产力,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 投融资管理分析
   企业投融资是企业经营运作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目的是通过融资,壮大企业资金实力,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获取更大利益;通过投资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收益性,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5. 财务报告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载体,但财务报表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如果孤立地看,并无多大意义,必须与其他数据相比较,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这种参照一定标准将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与有关数据进行比较、评价就是企业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市盈率等)和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1.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是指将某财务指标值与一定的标准对比进行评价,可选择的标准有如下几种:第一、绝对标准。理论上是指各行业、各地区、各时期普遍适用的标准,只有较少数据使用此指标;第二、企业的历史标准。来源于企业历史上的实际业绩,如上年同期数字。由于在本企业计算口径一致,有较强的可比性,但是只能作为本企业内部对比,无法获取外部同行业信息;第三,企业计划或预测标准。主要是将企业实际与预算对比,适用于企业经营分析中;第四,行业标准。它是国际上进行公司业绩分析诊断的最广泛的方法。
   2.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是指将某个财务指标连续数期的结果值串联起来,揭示该指标反映的业绩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包括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
   3.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常用方法,它用来分析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财务分析中,因素分析法常被应用在对比分析之后。在将某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计算出差异后,将总差异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并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数额,以揭示差异产生的原因。因素分析法在使用中要注意因素分解的相关性、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和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二、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一)财务分析可以直观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通过财务分析,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弥补不足,使得企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财务分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各种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优劣,打破传统思维,拓宽视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使管理者有意识、有步骤的将财务分析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理论为基础,用数据说话,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三)财务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规律,以便为未来决策提供指导
   财务分析是由各项财务指标和财务数据组成,借助财务分析,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一段时间或者某一时间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并且了解企业发展的方向,找出企业在发展中某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或者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调整相应指标做好风险应对措施,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经济发展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减少企业弯路,促进有效发展。    (四)财务分析为投资人以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
   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以及投资、筹资活动等进行分析,进而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应的决策。投资人可以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等信息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债权人通过负债比率、产权比率、财务杠杆系数等比率进行决策。利益相关者通过不同地财务数据结合自身需求,得出财务结论,做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不仅能反应企业经济状况,也可以满足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需要。
   (五)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间接服务于企业经营决策
   不论是集团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的财务分析都离不开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数据的质量,财务数据质量影响企业经营决策。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可以让决策者更深入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更精准的决策。专业能力较高的财务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时刻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敲醒警钟,根据具体环境和问题修正经营决策中的一些偏差,更好的提高决策者的经营决策能力。
   三、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一)财务分析中的不足
   1. 内部因素
   第一、财务分析方法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这三种分析方法是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必用的分析方法,采用格式化的模板,比较简易,未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考虑问题单一性,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错误的认知,造成管理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同时,这三种分析方法都是在理想的状态下采用的,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发展,这三种分析方法的弊端逐渐显露,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第二、财务分析内容具有片面性。首先,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停留在常用指标的分析,企业没有按照全面、客观、系统的原则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属于本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或者运用的分析指标全而不精,缺乏重点,内容重复交叉,没有内在逻辑性。其次,有些财务分析内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仅作为形式上的参考,缺乏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财务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得出的结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发展变化较快,财务分析对过去适用但未必适应未来需要,未能将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等对财务分析内容的影响考虑在内。
   第三、依据的资料质量有待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数据,具有单一性。而且很多财务数据受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真实性。企业财务分析通过这些单一的、真实性、有待考量的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也是不尽人意,势必会导致财务数据使用者得到错误的认识、迷失了方向、做出有偏差的经营决策。
   2. 外部环境
   第一、管理层缺少基本的财务知识,不重视财务分析。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有决定权的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缺少相应的财务知识,盲目追求表面的收入和利润,忽略了从财务角度长远的考虑问题,忽略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管理层没有考虑到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也没有考虑到将预算、业绩、考核、奖惩等制度相结合。久而久之,企业的弊端逐渐暴露。
   第二、专业技术人员缺失。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务分析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财务分析岗位出现较大缺口。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既熟悉财务的基本知识,又能了解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比较全面的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
   第三、企业方针政策缺乏稳定性。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不断调整,市场因素的变化也比较频繁,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这无疑会给企业的财务分析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分析也一直处于频繁变动状态,给财务分析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影响财务分析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顺利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第四、财务分析结果应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找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追踪、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企业各部门人员不懂得如何将财务分析与本部门的工作结合,如何用财务分析结果指导并改进工作,使得财务分析的范围较小,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策略
   1. 向管理层推广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绝大部分的财务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都开始设立财务分析岗,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存在一手遮天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向管理层不断推广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透过日常中的一些案例逐渐让管理层了解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推动管理层把财务分析作为日常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积极组织和协调各个业务部门配合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协助财务人员熟悉各部门业务流程,获取各个部门信息资源,提高财务分析工作重要性和财务分析人员的地位,向各部门推广财务分析,让各部门也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并从财务分析中获取各部门所需的内容,服务于各部门。将财务分析各项指标与绩效考核挂钩,使企业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2.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和财务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框架体系
   企业若想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和适应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指标,构建完善的框架体系。首先,建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做好该岗位的工作职责,运用专业的财务分析技能对财务数据做出系统化的分析处理。其次,建立各部门相应的分析指标,将财务分析指标与各部门绩效指标挂钩,调动每个岗位每个人員的积极性。最后,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框架体系,制定完善的财务流程,用完善的制度框架规范财务分析,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    3. 促进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
   企业财务人员应该结合各种非财务因素、市场环境变化等,不断调整财务分析指标,做出财务评价,将这些财务分析结果向相关人员推广使用,让各部门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财务人员不仅要结合现在分析过去的数据,也要结合现在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因素,预测未来,为财务决策者提供依据,以便管理层做出更长远的发展计划,提高财务分析的使用价值。让管理层充分了解财务分析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做了什么”、“如何做”、“做得如何”、“如何做得更好”。
   4.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除了管理层的重视、完善的制度流程、分析结果的应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其他条件都已具备,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财务分析的结果也是不尽人意,不能使财务分析发挥其作用。因此,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现在在习大大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和各种利民的税收优惠政策,财务相关知识更新较快,财务人员迫切需要了解新知识新政策,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将国家的优惠政策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另外,企业在招聘选择人才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专业过硬的财务人员,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财务人员的可塑性。最后,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差错率,避免失误出现,保障企业经营决策制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被更多的企业重视。因此要不断发现财务分析中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找到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框架体系,让财务分析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有效的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福果.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研究[J].当代会计,2017(04).
   [2]顾秀利.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中国商务,2018(12).
   [3]罗勇铭.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
   【作者單位:贝壳金宝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6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