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新会计、新形势、新常态环境下,科研单位需要更加开放的环境。内部控制管理是科研院所建立交流合作渠道的保障,所以迫切需要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序规范的权力组织和有效科学的运行手段更有利于保障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好的适应环境的内控制度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也是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本文对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目标出发,提出有效的措施,尤其体现为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和运用更加突出的需要,完善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内控制度 问题 对策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科研事业单位要坚持创新,合法有效、合理合规的内部控制方式管理科研经费,让投入科研项目研究开发的科研经费做到有效合理使用。科研事业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结合相关制度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做到对科研经费公正公开使用。科研事业单位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交流,走出去带进来。[1]拓展科研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发展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科研事业单位要改革科技体制,健全基础研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人才保护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
  专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科研合作的规模渐大、重要性渐增,科研事业单位的竞争要求通过控制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内在潜力的挖掘,提升创新能力,使企业价值不断提升。主要通过对日常业务的分解进行管理考核,在过程控制中进行优胜劣汰识别,重新调整,随着发展业务点的不断变化有增有减,实现对业务事项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行为,激活发展潜能,做好工作预案,更好地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問题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目前来看,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还有待加强。由于国内科研事业部位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形成晚、起点高、科学性强,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已很好的运用。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还需要时间,以及内部控制理念的宣贯还需要时间被充分了解。在某些科研事业单位中,虽然已经构建了内部控制程序或机制,但其内部控制理念不尽完善,在科研事业单位中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案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方式,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还有很多惯性作用,新机制老办法,科研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逐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2]需要对制度体系的研究结果进行实践检验,很多情况下,科研一线人员埋头于科研工作,更多是扮演制度的考核对象,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并不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与实践的契合还有很大的空间,很难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践经验不足
  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牵头单位大多是财务部门,很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系统进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培训;但有些单位认为这是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并没有进行相关培训,年度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考核只起到有限的作用,部门只要没有明显的违规就算合格。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经验难以形成理论并服务于实践活动,每年考核消耗很多资源,而且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并不咨询专业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而是采用组织内部各相关部门人员制定的方式,其内部控制制度前瞻性不够。
  (三)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忽视科研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风险,缺乏遵守制度、规定的自觉性。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新制度、新形势不了解,表现在金融活动方面是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有些人员不重视审批部门的意见,如在合同订立和履行方面,对合同要素的准确性、时效性等没有认真检查、修改和执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经济纠纷,没有准确掌握金融政策,不能完成合同内容,被对方牵制,尤其是投资、融资、外协、外包、担保等资金管理业务的日益增多,各种风险防不胜防。
  由于管理方式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全面,科研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科研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保证安全、质量方面的事故或问题不出现,很多单位由于对安全、质量风险识别不足而出现安全事故,由此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预算管理环节运用不力
  具体而言,科研事业单位主体具有多元性,科研活动具有多样性,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合法合规地开展活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从实质上而言,预算管理也是试错管理,单位预算管理流程可能存在不足。首先,如果预算目标的确定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其次,预算执行环节不力,也会导致预算管理无法顺利完成;再者,有些单位树立全员预算管理理念不到位,业务活动全面覆盖不完全,预算管理流程全程跟踪不彻底。
  三、科研事业单位优化内控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构建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大环境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尤其体现在加强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包括财务人员的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财务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具体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有效的风险管控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上,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提升单位经济效益,使单位的资金安全得到保障,保证单位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久的创造价值能力。
  (二)加强单位重视和制度建设
  科研事业单位肩负着国家的科研任务,是国家建设、国防安全的基础。由于国家的日益强大,国际形势随之复杂,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的运用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障碍。新形势下,科研工作者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人才是根本,为国家所用是本分,安心搞好科研研究,需要有好的环境和资源作保障。科研事业单位对科研研究和文化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人才队伍的文化素养,整合资源配置,进行优质资源、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的谋划,以一流的技术、管理服务于科研项目管理,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现有的能力建设项目,超前谋划好支撑未来战略发展的体系建设。要克服执行层面出现的问题,如一些人员的待遇变化大、差距悬殊,人员的努力空间“受限”,甚至无法逾越。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需要在执行方面去量化。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充分调研“走出去”,研究其他单位和行业的制度,聘请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广泛征求意见,健全各项制度支撑内控工作,平衡发展水平。   (三)建立风险手册和应急预案
  随着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若出现问题,将导致资金运转不畅,引起财务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财务风险存在于科研事业单位运作的各个环节中,且其有成因复杂、种类多样、控制难度大的特点,给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过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单位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及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帮助单位加强对风险的防控,提高单位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并且组织风险管理架构,建立风险手册,形成风险报告,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分别进行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与报告、风险考核和评价的管理流程。针对每项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对重点关注的风险设置预警指标进行监测。建立应急预案,打开信息与沟通环节的通道,对突发事件建立快速通道,可以越权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待风险必须舍得止损,当机斩断现有危险,否则原本是局部的小问题可能引发一个个问题形成厄运链,再一次次失败的补救造成更大的风险,如果懂得止损,就不会让损失扩大。
  (四)实现成本与绩效的有效协调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基础,尤其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日常管理,建立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督机制。科研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根据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做好预算控制,合理分配,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投入,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在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应对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结合绩效评估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与部门绩效挂钩,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
  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能够确保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及相关信息真实准确,真实反映各部门运营管理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总成本平台管理,有效协调成本与绩效管理。
  科研事業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且行且发展,财政部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保证了科研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利于在源头开始风险管控、成本管控,降低损失,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单位的创新和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有效促进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王雪.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83.
  [2] 梁珺.信息化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17(17):255.
  [3] 薛芳.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7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