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运作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与传统的外贸供应链相比,跨境电商供应链在结构、运作模式等方面均有着显著的不同;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扁平化,供应链周期较短,有一般出口、直邮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等供应链运作模式。虽然跨境电商使供应链在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得以优化升级,但也突显出缺乏品牌优势、供应链合作机制不健全、供应链信息数据共享与应用不足、供应链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品牌,构建高效高质的供应链合作机制,破除信息不对称壁垒,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
  [关键词]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2-0076-0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supply chai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ructure, operation mode.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structure is flat, and the supply chain cycle is short,the supply chain business has general export, direct mail export and special regional export. Although cross-border e-commerce can optimize and upgrade the supply chain in terms of efficiency and cost, it also highlights the lack of brand advantages, imperfect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sufficient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of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and data, and the level of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 be improved.
  Key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xport Trade
  根據《2019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趋势与机遇白皮书》,近5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从2.2%上升至7.7%。[1]截至2018年已实现超万亿规模,主流电商平台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18年4月《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中指出融入全球供应链打造“走出去”战略升级版。而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在当下服务于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对外贸易合作、构建全球供应链、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支撑与核心职能战略。跨境电商供应链因涉及的环节多而复杂,海内外各国的文化和环境又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跨境电商对供应链主体间的关系和运作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分析
  跨境电商供应链以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为核心,通过管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整合了跨境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的活动,涉及跨境采购、跨境运输、跨境支付、海关业务、国内外物流活动(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跨境电商供应链各节点主要有消费者、零售商/代理商、外贸企业(或制造企业/产品供应商)、电商平台运营商、跨境物流服务商、支付服务商、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或平台、相关服务提供商等。其结构及流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因跨境电商供应链通过线上平台,直接与境外客户发生关联,使得供应链更加扁平化,从而缩短了供应链周期,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也使得供应链业务运作更加优化。由于跨境电商的复杂特性,本文所分析内容主要围绕出口跨境电商来展开。作为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出口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可按其所提供的服务模式(B2B、B2C和C2C)进行分类。B2B模式以大批量、小批次和订单集中为交易特点,以此模式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根据其业务类型可分为信息服务类(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MFG.com等)和交易服务类(如大龙网、敦煌网、易唐网等)。B2C模式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交易特点主要呈现为小批量、多批次、面向众多顾客和订单分散等,以此模式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根据其业务类型可分为平台服务类(如阿里巴巴速卖通、亚马逊和Wish等)和自营服务类(如兰亭集势、米兰网、环球易购、傲基国际、小笨鸟等)。C2C模式以小额商务交易为主,代表平台有eBay(个人物品竞标)等。出口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主要有中国邮政、EMS、顺丰、“四通一达”、DHL、UPS、FEDEX、TNT等。这些物流服务商分属于不同的服务模式,主要有邮政包裹模式、国内快递模式、国际快递模式、专线物流模式(如EMS的“E邮宝”、中环运的“俄邮宝”和“澳邮宝”、俄速通的Ruston中俄专线等)和海外仓储模式(如eBay、出口易、递四方等)。跨境电商支付服务商主要分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类。其中线上跨境支付服务商主要有VISA、MasterCard、PayPal等,线下跨境支付服务商和服务方式主要有各大银行(电汇)、西联汇款、MoneyGram等。总的来说,信用卡和PayPal是目前跨境电商交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或平台包括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务、商务、工商、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将跨境电商相关服务部门的业务内容整合成立了“单一窗口”平台,大大简化了服务流程。相关服务提供商指除以上企业以外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主要有综合服务类、金融服务类及IT、营销、代运营服务类等企业。其中,综合服务类代表企业有一达通、易单网、世贸通等,金融服务类企业有各大银行及万事通供应链等;IT、营销及代运营服务类企业有四海商周、华农百灵、大麦电商、中国行业会展网等。   二、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分析
  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主要有“一般出口”、“直邮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等运作模式。其中,“一般贸易出口”指国内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B2B跨境电商平台与国外客户开展O2O形式的交易行为。国内出口企业向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提交通关申请,接受检验检疫、审批和监管,进行商品的批量化通关,之后向政府申请退税。国外客户通过跨境物流服务商获取商品后,由本地的经销网络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直邮出口”是国内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B2C跨境电商平台或通过出口企业自建B2C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将商品销售给国外消费者。该业务形式因主要面对海外消费者,订单金额小,频率高,暂时未纳入海关货物监管中。此外,为了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电商平台企业和跨境物流企业采用海外仓、边境仓的方法来替代直邮形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特殊区域分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多种形式。开展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业务时,需提前向跨境电商平台备案;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商品,要实施账册管理;出区的商品要向海关服务平台发送“出口商品申报清单”电子数据。企业每月需将结关的“出口商品申报清单”汇总成“出口货物报关单”,并向海关申报,即“清单核放,汇总申报”。
  三、我国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运作现状分析
  跨境电商因通过线上平台直接与境外客户产生关联,从而缩短了供应链的长度,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使供应链管理得到了优化升级。但因跨境电商存在语言、文化、消费理念、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又因业务涉及的环节多而复杂,因此,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在其供应链运作与管理方面面临着较大困难与挑战,较为突显的有:
  (一)缺乏品牌优势,与国外同品类供应链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产品以代工和来料加工为主,处于供应链“微笑曲线”的底端,而处于高端的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则被国外渠道商掌握。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中产品的定价权和品牌所有权由国外渠道商控制,而国内制造企业通过生产加工仅能获取微薄利润,部分企业必须依赖出口退税才能获利。以跨境电商B2C出口的企业,虽然近几年政府采取有效激励政策来培育大中型企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但品牌营销和口碑确立需要较长的市场周期,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品牌在国际市场认知度较低,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导致与国外同品类供应链之间的差距较大。
  (二)供应链合作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跨境电商交易井喷式增长,但不论是出口企业,还是电商平台,在流程运作、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处于探索期。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缺乏完备的信用评价体系,未形成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在利润分配上违背供应链利益协调原则。如企业在进入跨境电商平台时需支付一定的入场费和管理成本,而且在平台主页上投放推廣和促销广告时,以广告点击量为结算因子,且单次点击费用较高,使得企业的跨境电商经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若销售欠佳的话则使企业处于两难境地。
  (三)供应链信息数据共享与应用不足
  出口企业在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时,企业普遍反映投入成本较高,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获取跨境电商平台掌握的交易数据、潜在需求信息和客户信息需付出较大的代价,使得企业无法真正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分析市场情况,并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条件。此外,由于缺乏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专业人才,很多企业虽然能够获取电商数据,但却得不到深入分析和应用,无法辅助决策。
  (四)供应链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有待提升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跨境电商供应链运营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只有依赖于先进的供应链技术。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技术研发存在起步晚、基础差、投入少和见效慢等问题。[2]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较少,如京东、 网易考拉的研发投入不足 5%,而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一般超过 10%。[2] 因此,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还存有较大的差距。
  四、跨境电商供应链运作优化对策
  (一)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品牌,建立国际品牌战略联盟
  一是出口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调研,研究市场需求、文化背景、消费理念、知识产权等,明确产品定位,研发和设计符合国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品牌的良好品质和形象。二是创新网络营销模式,利用营销型网站优化、SEM搜索引擎营销、论坛营销、软文营销、博客营销、口碑营销等多种网络营销方式,扩大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自主掌握海外营销渠道,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品牌。三是建立行业发展联盟和品牌战略联盟,引导企业以联盟形式和供应链集成形式整体对外推荐,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作共享、资源整合”的“抱团式”发展理念,以增强订单承接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知名度,搭建起强健的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源头。
  (二)平台企业需构建高效高质的供应链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由于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低知名度,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市场效益和发展前景主要以跨境电商平台与出口企业的合作机制为掣肘因素。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应站在供应链管理的高度,与出口企业建立不同层级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以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前提的合作机制,以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来管理平台的合作伙伴队伍,形成利益共同体,提升跨境电商运营能力。
  (三)破除信息不对称壁垒,利用先进技术支持决策
  作为核心企业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供应链合作框架内,应破除平台数据的信息不对称壁垒,将上下游企业所需的相关数据予以共享,或是定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并为出口企业传送分析结果,提供经营决策支持,以专业知识和眼光帮助出口企业规避跨境贸易风险,以使得“中国制造”能够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更具竞争优势。
  (四)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跨境电商供应链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跨境电商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技术必须先行。跨境电商平台企业需大力研发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是有效利用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营销,并支持供应链上游企业进行生产、采购和物流等业务活动的决策和优化;二是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帮助用户追踪到所购商品的来源地、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甚至实现产品质量信誉的全程追溯。三是在物流管理领域实现自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以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锐.跨境电商出口:中国企业的独唱与合唱[J].企业文明,2019(7):99-100.
  [2]杜志琴.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与启示——以阿里巴巴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5):67-72.
  [3]何慧.苏州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8(2):36-41.
  [4]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4-7.
  [5]张颖,张长青.供应链管理应突出全球化视角[J].现代物流报,2015(1).
  [6]孟妮.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据全球C位[J].国际商报,2019(4).
  [7]赵方婷.供应链断链制约跨境电商海外拓市[J].现代物流报,2015(1).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70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