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投身科研 矢志不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潘

  引语——
  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选择人生,就应选择创造。只有创造的人,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就有这样一位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微薄之力的人,她就是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凌亦凌教授。
  凌亦凌,1937年7月生,1960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河北省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暨全国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休克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长暨省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及《国际呼吸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等。曾任多届石家庄市及长安区人大代表。
  凌教授主要从事肺损伤及肺非呼吸功能的基础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河北省开展了微循环的研究,和同事们创造性地对肺微循环及肺泡铸型进行了三维电镜观察;开展了休克肺时交感神经电活动、肺动脉压及肺巨噬细胞内一些酶类、DNA、膜受体等的研究,为探讨休克肺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资料;开展了肺灌洗及肺代谢等有关肺非呼吸功能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发现正常肺可清除、灭活内毒素,清除循环血中多种肽类活性物质,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提出应重视并重新估价肺在维持机体自稳态中的作用及在发病学中的地位。近期在胆囊收缩素(CCK)抗内毒素休克及其肺代谢、CCK抗休克时肺动脉高压与内源性舒血管因子的作用、过氧亚硝基与急性肺损伤以及气体信号分子NO、CO和H2S在急性肺损伤和休克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并向细胞、分子水平及信号转导研究方面深入。其主要研究成果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为我国呼吸系统基础研究学术带头人之一。
  凌教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重视教书育人,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启发诱导、严格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丰富教学经验。她不断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并将思想、政治、理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曾坚持六年主持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及学术讲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了贡献。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和同行的公认和好评,是学生选出的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多次获省、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凌教授曾先后被评为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及全国总工会先进女职工、省高校优秀女职工,石家庄市优秀人大代表,河北省归侨侨眷优秀教师,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卫生部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批准为河北省第一位女博士生导师。已指导博士生23名,硕士研究生26名。她全身心地投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其毕业生均已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或青年科学家,其中有的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
  凌亦凌成长的时代赋予了她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矢志不渝的昂扬斗志使她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学者,她的学术才能和学术品格为人所称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为人师表,令人敬仰。时光飞逝,在病理生理学科领域这块沃土上,不能忘怀的,是凌教授的一份辛勤的浇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744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