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师资能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川钧

  摘 要:教育部现行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有其科学性。认真分析这个指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健康、语言、思维、学习、创新、交际和信息等七种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评价指标 师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20-02
  
  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就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指出,今后要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紧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抓实每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抓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实施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广大教师,二者的结合产生了教育部现行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通过对多年的高等教育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这个评价指标逐步提炼、形成和使用,是较为科学和完善的。深入分析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以期构建起优秀高校教师的标准尺度。
  一、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讲课要有热情,精神饱满,不能无精打采,讲课有感染力,语言要有抑扬顿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思路清晰;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合理运用双语教学;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能调动学生情绪,发起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二、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主要关注点
  教师的仪态仪表、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健康能力的体现;教师的讲述、师生之间的互动,感染力最强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讲授知识的逻辑性和主次关系,强调的是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范畴,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联系实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和方法,这实际是教师面对广大同学交际能力的一种展现;教学媒体的利用,要求教师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即信息能力。可见,一次生动形象的讲课其实是教师综合素质展现的舞台,至少需要教师具备健康、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学习、创新、交际和信息这七种能力。
  三、七种能力及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1.健康能力。相对其他职业,高校教师的健康能力一直处于弱势,这跟工作特殊性有关。因此保持长期的健康能力,是个人和保证持续教学的需要。通常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能力包括三个要素,即获取关于健康方面信息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能力和体现健康的形象。因此,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保持长期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具体表现就是要带头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彰显大学之“大爱”精神;高校教师还应该在行为仪表上衣冠整洁、着装得体,不在课堂上抽烟,不酒后上课,让人看到一个儒者;在自修自律上要提前到教室,上下课准时,不无故旷课,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模范,并且不空发牢骚、不给他人消极印象,在学生面前保持微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能力,好比一辆轿车的发动机,是授课中最重要的工具。好的语言表述,可以赢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喝彩,也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融会贯通。教学中主要体现有:首先要举例恰当、丰富、熟练,语言生动形象,并能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其次,应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吐字清晰,语调抑扬,声音音量在教室范围内够用;再次,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正确阐述知识点,语速适中并流畅,可以适当地使用双语教学;最后还需要注意语言美和自身的素质修养等。
  3.思维能力。“三思后行”说的就是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言行展现,需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高校教师是高端知识传播者,所以更应该“思”后再传。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对知识点的阐述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要能把书读薄,善于思考后进行总结,传授归纳性知识;要能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讲授知识非一刀切。并且应当注意相关相近知识的区别和对比,前后相关知识合理衔接,以及注意授课不犯科学性错误。
  4.信息能力。处于信息时代,肩负教师神圣职责,二者的结合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三个层面,获取信息的能力、选择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熟练操作与利用现代教学辅助技术,比如网络图书馆查阅、课件制作等教学技术;教师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黑板、白板、挂图、教具、投影、课件等);具体在专业中,对于有争论的知识点,要能熟知各流派所持观点及支持证据,并且对于国际国内热点、重点及焦点,能多角度看待问题,并引发学生学会辩证思考;还要能高效处理教学中所反馈的信息,及时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平时也要注意收集有益知识,能够结合课程内容,在讲授中传递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信息,做到教学中旁征博引。
  5.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是高校三大功用之一,执行这个功能的是广大高校教师。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总结正是科学研究的体现。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教学中主要体现有:首先,高校教师需突出“新”字,在讲授中能够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或发展动态,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其次,高校教师在讲述中绝对不能照本宣科,应研究教材、研究大纲,同时补充适当知识;最后,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立项及科研工作,可以把一些基础工作交付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6.学习能力。高校教师所具备知识应该是一汪源泉,面对学生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自身的不断学习与总结。学习能力是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三个要素:终身学习的意识、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具体化到现实表现中,有学习的意识,要做“名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加强理论修养,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各个时期政治核心词汇的内涵;熟练掌握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备课充分,运用娴熟。注意总结学习方法,并一通百通,达到“处处皆学问,发现就是美”的境界。
  7.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可能驾驭和应用社会关系多少量的实际体现。其应该包括,有意识去参与社交、注意交往中的言行艺术、交际范围尽可能的大、交往之间松弛有度等几个原则。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上严格要求,工作上悉心指导,生活中爱护有加;要认真对待教学上所反馈消息和问题,耐心解答学生问题,认真对待查卷申请;要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既要表扬出色同学、又要关心后进学生;而且,要勇于接受学生的邀请,多参与师生联动、社会实践、文体表演等集体活动。
  四、七种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启示
  综上所述,可见一次质量高的课堂至少需要教师具备这七种能力,这些能力之间关系是:健康能力是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康能力,才有拓展其他能力的可能性。学习能力是前提。学习能力是出发点,就是强调的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备这种源动力,一个人才会持之以恒并学有所成。语言能力是体现。语言能力是否出众,是学习和实践的结果,这是一种体现。思维能力是核心。思维能力是众多能力的核心,收集了众多的素材,需要归类、整理其逻辑、归纳其结论。这个过程决定着学习能力的质量,也决定着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实现。信息能力是辅助。通信、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足够的信息及利用机会,这对我们取得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交际能力是保证。高校教师要安心求学、严谨治学、认真教学,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个环境一方面来自政策、规定,另一方面也来自自身所具备的良好交际能力取得的空间。创新能力是结果。人类文明进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进程。创新能力就是一个结果,有了这些结果,人类社会才会取得一个个的发现与文明,从而推进社会进程。
  可见,这七种能力之间是有其逻辑关系的,每个能力对于高校教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当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成为一个深受大众欢迎的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历史重任和神圣职责,思想上取得源动力,才会有动力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与条件,不断参与到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求取进步。
  
  参考文献:
  1.黄青山,推进高校年轻教师素质建设浅议[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4)
  2.陈国信,浅谈高校青年教师资源管理和培训[J].科技信息,2007(33)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