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REITs:新的理财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闵纬国

  如果说1000元可以间接参与购买一座大厦,这在国内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在美国却是现实。美国人通过灵活的REITs,实现了普通人间接拥有大型商业地产的梦想。
  
  资产证券化新解
  资产证券化是将庞大的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全买下的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分割成小块的金融产品,使个人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投资能力进行购买。REITs就是这样一种专门以房地产为对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类似于平时在金融机构里可以买到的基金。
  一次典型的房地产证券化过程中通常有4个要素,分别用甲、乙、丙、丁来加以说明。甲是需要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对象,如商场、大厦、酒店等,这些资产必须在未来每年产生持续的租金收益。乙是这些地产的持有者,在持有这些地产的过程中,突然急需资金支付自己其他方面的开销,但又没有这么多现金,必须卖出手中的资产才能获得资金。由于这些资产过于庞大,有意向的购买者付不起这么多钱,或他觉得这些资产未来的价值还将上涨,只需卖出一部分就够自己的开销,剩下的部分想继续持有,以获得未来资产增值收益。此时,乙就找到了丙。丙是专业负责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公司,将这些地产运用证券化的方法打包分割之后卖给丁。丁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
  简单来说,资产证券化就是乙把甲转移给丙,丙以证券的方式将甲分割销售给丁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乙拿到了现金,丁获得了甲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收益,而丙则从中获得证券发行和资产管理的收益,三者各有所得。
  
  地产投资的有效方式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REITs作为地产投资的替代方式,优势有很多。
  降低风险
  REITs一般由专业的房地产公司发起并进行管理,能合理地选择投资项目,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管理。REITs基金的规模通常比较大,能广泛投资于各种类型的房地产项目,从而降低了投资单一类型或地段房地产的风险。
  节省时间
  进行独立的地产投资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在选择房产、交易过户、室内装修、寻找租户、出租获利等环节,会耗费过多的精力。REITs可代为打理这一系列事情。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经营管理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获利丰厚
  REITs主要有两种获利方式:一是租金收入。REITs通常会同时覆盖房地产的整个产业链,以开发、收购、管理、租赁、变卖等形式直接进行房地产投资管理,以租金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增值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优质地产项目的价值可能会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城市繁华程度的提高、工商业的逐步繁荣而不断升值,拥有优质地段、具备良好物业管理水平的REITs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增值空间。
  门槛低
  很多想投资房产的人苦于手中没有那么多资本。而当REITs出现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该种基金的最低申购下限是1000元,不设上限,适合各种资金规模的投资者。
  变现灵活
  很多房地产投资者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旦投资于某处房产,变现会比较麻烦。平均而言,房产出售的周期通常在3~6个月。而选择REITs这种投资方式,则可随时按基金净值卖出自己所持有的基金单位,这无疑为地产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
  费用较低
  个人在国内投资房地产时,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多项或全部费用:住房交易手续费、非住房转让手续费、产权登记费、印花税、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公证费、鉴证费、房产测绘费、房屋安全鉴定费、房地产评估费、白蚁防治费、房产物业维修基金等,二手房买卖通常还要交纳营业税和房产中介的佣金。而在美国,买房也要交纳地产税、维修费、管理费、保险等系列费用。
  选择REITs基金这种投资方式,则只需交纳购买时的手续费,如果持有的时间较长,在赎回的时候甚至可免交赎回费。
  资产的第四个“篮子”
  目前常见的大类资产配置品种主要有3个:股票、债券和现金类产品。炒股炒的是预期,在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预期未来经济将持续繁荣,股票在该阶段表现最佳。在经济衰退期,通常也是利率的下降周期,利率与债券收益成反比,债券的表现较佳。在一轮经济周期的最高点,通常也是一轮加息周期的最高点,与银行存款收益率密切相关的现金类产品的收益最高。
  在一轮经济周期发展的始终,大多数时间都会出现通胀。在通胀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资产会有较高的收益水平?答案是REITs。
  理由很简单,房地产具备一定的保值能力,在通胀情况下,租金通常会以通胀率的速度上涨,这就意味着REITs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正因为如此,REITs在美国首次出现后,就备受投资者青睐,已成为继股票、债券和现金类产品之后的第四类投资选择。
  从广义的范围上来说,股票是将上市公司股份证券化的结果,国债和企业债是将国家和企业债务进行证券化的结果,现金类产品是将银行短期存款和各种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进行证券化得结果。而现在,将房地产进行证券化的REITs应该成为新的理财选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9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