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世鉴 李紫玥

  【摘 要】 随着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挑战。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考试改革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考试改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随着新时期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急需一场变革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其中考试模式改革又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考试模式现状
  
  (一)考试目的不明确,功利性突出
  长期以来,大部分会计教师和会计学生对考试目的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会计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考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宗旨,在试题编制中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为考试而考试”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学校往往把考分作为学生是否补考和评优的依据,导致了学生的功利化倾向,致使有的学生甚至通过作弊来获取高分。
  (二)考试的内容和结构不合理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技能考试比重仅占考试的20%左右,考试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比例明显失衡。对技能考试要么不知如何进行,要么要求过于宽松,学校的考试结果很难被社会用人单位认可。
  (三)考试类型和方法单一
  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平时没有考试压力,一部分学生便不认真学习,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期末。即使有的学校平时成绩占了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但由于比例偏低,期末考试的决定性和重要性同样突出,“一考定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
  (四)校内考试和社会职业认证考试脱节
  我国许多行业都实行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比较而言,这些认证考试还是比较有权威的,体现了社会上不同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高职校内考试完全可以和这些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可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要参加学校的课程考试,同时还要报考社会职业资格考试,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还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的理论框架
  
  (一)考试改革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现阶段而言,是强调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强调实践性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盲目攀高升格,没有对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导致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学生的就业与教学环节有效地统一起来。因此考试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自身对学生的培养相一致,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考核改革的方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实现由应试者向知识获取者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身份在进入学校伊始就被定义为应试者。基于这种观念,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学习的动力就是考试获得好成绩。这就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当考试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致时,会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二是当考试对学习的激励机制在一部分学生面前消失时,会使得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消极地对待整个学习时光。以就业为导向的考试改革就是使学生由应试者向知识获取者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将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统一起来,使学生从课程学习到参加课程考试有更强的目的性。
  2.教师由传授者向辅导者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扮演着传授者的角色,并处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讲授知识的内容和方式,其结果是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的地位,不利于相互沟通和理解。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模式,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将来就业所获取的必要知识,同时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的身份不仅是一名知识的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的辅导者。
  3.学校由监督者向服务者转变
  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场所,同时良好的学校氛围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其结果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即学生学习不是为自己学,而是达到学校对学生设定的各种考核指标。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和更有效地服务,如就业信息服务、考试辅导服务等。
  (三)考核改革目标:构建多元的、有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考核体系
  1.改评价目的的终结性为发展性
  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直接指向最终教学效果的评价,而非对教学过程本身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严重干扰着教学活动,使教育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阻碍着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2.改评价方式的单边单向式为多边互动式
  目前对学生的考评基本是由教师单边单向作出,所采取的方式也多是纸笔测试,教学双方所关注的多是量化了的考试成绩其过程单一,形式僵化,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要打破将其作为评价唯一手段的做法,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具体的考试方法和手段,可口试、可笔试、可手试,可开卷、可闭卷等,在考试内容上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应关注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充分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3.改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为多层性
  将传统教学评价标准的统一性改为多层性,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设计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处境及发展的不同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在各自的层次中牢牢树立“力争上游”的思想,循序渐进地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突破,以达到所在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尽快缩小较低层次的学生与较高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使他们都能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逐层突破,促使全体学生能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实践
  
  (一)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陆续引入“双证书”,但由于没有完全纳入现有的考核体系,造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双证书”考核体系,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围绕学生参加会计证的考试设计的,即将“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等会计证考试科目列入教学计划,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这样通过这几门考试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而且可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为将来的就业之路打下基础。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围绕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考试设计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等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取得助理会计师的资格。第五学期开设了“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为一部分有能力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和考试科目的难易程度,将考试成绩划分不同区间并对应不同的学分,如参加“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者获得6学分,60―80分者获得4学分,50分以上者获得2学分。
  (二)重视形成性考核,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考定成败”的弊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考评更客观。影响形成性考核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如何确定形成性考核内容,以及各自所占的分值比重。以河北电大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由20%提高到60%,包括课程实践、小组活动、阶段性小测验等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形成性考核的时间性,学生应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对超限者应有一定的处罚。如对平时作业而言,正常时间完成者100%计;超过一周者,只计相应成绩的70%;超限两周者,只计相应成绩的50%;超限四周者,则是次作业成绩计零分。
  (三)加强校企考评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与企业合作,如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等形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学习的知识更为社会所接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仅仅停留在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考评仍然由学校完成,这不利于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评价。因此要让企业参与到对学生考核评价之中,这样能够使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认清自己,激发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肖凯.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
  [2] 帅先富.会计专业全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3).
  [3] 田桂平.社会需求同高职教育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