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护理专业护理学课程考核,传统是分割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课程三部分,考核方式有:试卷、实际操作。从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对学生形成具体的考核。但国家对护理专业的教育要求是实现学生素质素养教育,这两种考核形式显然存在偏颇。如何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育界在思考的问题。课本论文就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实践展开讨论,希望对相关工作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护理专业 外科护理学 课程考核 考核改革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传统的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以纸面得分作为评价理论掌握质量,然后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操作技能予以评分,以此来评价技能熟练程度和准确度。虽然这两种方式结合实现了理论和技能考核,但是因为考核评价指标少,并没有重视平时学生表现,包括纪律、学习态度、项目完成水平、综合能力等,导致以分数为导向,考核过程中学生蒙混过关,降低了教学质量,浪费了教学资源。另外,课程考核也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使得其针对性提升教学能力。然而目前课程考核只是针对学生,考核结果难以为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对外科护理学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一、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
  对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予以考核,不仅是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也是通过考核来寻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针对性弥补不足,使得下一环教学更加科学缜密,从而达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即考核是抓住教学工作学生、教师的知识需求侧和知识供给侧,使得二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显化,从而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阶段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第一,考核单向化。即建立的考核方式只是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水平等形成考核。并没有针对教师形成考核指标。有的学校采用了课程考核、教学考核两种方式,试图将學生和教师两个人群分开来分别考核,却忽视了这种分割造成的考核评价的缺陷,因为教学活动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而二者形成互动正是基于课程,如果分别考核,就会导致考核关联性下降,不利于找到既定的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考核结果再利用存在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存在平时、期中、期末三个考核阶段。针对平时项目成绩、期中期末理论、实操,虽然评价指标少造成了以分数为导向,对学生评价片面化,但其考核评价结果再利用仍然存在问题,即考核形式化严重,没有为学生成绩把脉,使得教师针对成绩来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三、多元化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体系建立
  所谓多元化有两种含义,第一指的是考核对象多元化,包括了学生、教师。第二指的是学生、教师基于护理学课程产生的考核指标多元化。学生考核指标有:平时纪律表现、学习态度、思想状态、项目成绩、理论水平、技术能力。教师考核指标有:教案水平、信息化教学、课堂环节安排、学生认可度、学生成绩。
  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在考核指标的作用下遵守纪律、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完成一些项目,积极积累专业理论和提升操作技能。在操作技能考核当中存在小组配合,目的是培养团队意识,使其在平时基础理论、项目教学的学习中就能组成小组实现小组间互帮互助,形成学优生带学困生。最终使得整个班级分成若干组,实现了整体学习效果的齐头并进。
  而教师在这样的考核指标下也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束缚,创新教学,充分地利用教案、信息设备,合理设计课堂环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获得学生认可,并使得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而权重设定笔者认为:第一,学生考核:纪律表现5%、学习态度5%、思想状态5%、项目成绩10%、理论水平15%、技术能力20%,期中期末成绩40%。第二,教师考核:教案水平5%、信息化教学15%、课堂环节安排20%、学生认可度30%、学生成绩30%。
  四、多元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应用和总结
  第一,应用。笔者为了验证设计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评价效果,特别选取了本校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形成对照组。事先向一个班级讲解了多元化课程考核指标目的和作用,并着重提出了考核成绩和毕业成绩、教师绩效奖金挂钩,最终得到了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另一个班级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说明和解释,利于其保持原本的教学模式和状态。在一学期内对比两个班级学习成绩。结果发现:A班《外科护理学》学生期中总成绩3250分,学生45人,均分72.2,学生纪律较差、学习不认真自主学习意识弱、思想消极,平时项目教学中表现不佳课堂秩序乱、理论水平以及实操水平低,学优生总体少。B班《外科护理学》学生期中总成绩3644分,学生44人,均分82.8分,学生整体纪律好转,学习态度积极,能够配合教师参与项目学习,对理论掌握比较牢固,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整体思想积极,拥有护理从业者的高尚思维。最主要的是,B班《外科护理学》教师在该考核指标系统的作用下,针对性提高了教案书写、信息设备利用、课堂环节设计等能力,使得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关系,这才使得项目教学中学习氛围浓厚,在平时学生也喜欢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和他进行沟通,实现了碎片化学习模式,而他也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网络慕课,使得学生开阔了事业和知识领域。
  第二,总结。首先,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必须在考核前充分地下达到学生、教师,使得其对考核产生认识,并不是制定了考核办法就万事大吉,等到一学期结束后,校方按照考核指标来衡量,该降工资降工资,该补考的补考。而是在之前就要公布出去,这样才能使得考核指标具有激励作用,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相应地按照指标体系针对性提升自己。其次,指标的选取还应该更进一步系统化、客观化、关联化,尽可能使得学生综合素养能够因为考核指标得到具体衡量,并能通过这样的指标来敦促学生完善自我。而笔者给出的指标,例如学生是纪律表现、学习态度、思想状态、项目成绩、理论水平、技术能力。教师考核指标是教案水平、信息化教学、课堂环节安排、学生认可度、学生成绩。显然不够系统化、客观化、关联化。故此,一个好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必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分别设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实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确保考核指标体系的总结评价功能更加全面,有利于下一环教学活动水平提升。再次,若想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让被考核者接受的理由,否则容易遭到反对或者指标传达后不能落地。笔者是以和毕业成绩、绩效工资为理由获得师生认可,而实际上也是笔者说明这是一种学术研究希望获得他们支持,后者起到的作用更大。由此想到学校在建立课程考核指标体系时该如何获得师生认可呢?笔者认为制定指标之前的动员工作少不了,并且想办法让师生参与到制定过程里,这样的好处是,让师生觉得指标是自己制定的,自然而然也就在执行过程中能够遵照执行。
  结论
  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找到学生学习的短板,教师教学的不足,实现二者的再一次提升,而非只针对学生造成管理上的偏颇。在考核前就要公布指标体系,征求师生意见,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支持,使得指标体系对教学产生促进作用。考核总结评价之后,要积极地分析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情况予以分析,使得考核结果得到有效利用,而不是考核后将结果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潘燕,刘鹏飞,刘琴,等.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8(8):51-52.
  [2]张昕烨,吕静,公双双,等.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1002-1004.
  [3]樊建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0):2545-2546.
  [4]李雁平,李春芳,金凤娟,等.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天津护理,2013,21(4):285-288.
  作者简介:仝伟伟(1984—),女,本科,研究方向:护理专业教学方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