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构建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产后康复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产后采用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进行产后康复,观察其康复治疗效果,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全部产妇,无论经济条件好与坏,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均能坚持进行产后康复,并且按疗程顺利完成。全部操作过程安全,产妇满意度可达到96.83%。结论:构建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有助于全民参与产后康复,不再受时间、地点以及经济条件等的限制,有利于全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产后康复 应用价值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01
  产后康复是针对女性产后这一特殊时期,进行系统性的,积极主动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是产褥期保健项目的延续和拓展。在妊娠期,母体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随着乳房逐渐增大出现下垂趋势、由于腰椎弯曲度变大而导致的腰背疼痛、腹直肌发生分离、耻骨联合间隙变宽等。一朝分娩,进入产褥期后,盆底肌肉弹性和力量明显减退,部分产妇可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1]等问题;腹直肌分离;腹壁松弛;乳腺管不通、乳房胀痛等。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只是靠单纯的传统理念,被动的让身体自行修复,效果较差,产妇会感觉到很痛苦,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现通过构建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以加强产后核心肌群训练为核心,将科学健康产后康复理念灌输给产后女性。提升康复效果,提升产妇满意度。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产后康复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全部产妇无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以及分娩期并发症。初产妇95例,经产妇25例,产妇年龄在21~36岁,孕周在37~41+6周,分娩方式为顺产者88例,剖宫产者32例。
  2.产后康复操作方法
  2.1针对乳腺的问题进行的康复:目前,产妇在产后发生乳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产后乳汁不足,需要进行催乳。针对此种情况,对于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产后立即进行乳房按摩刺激泌乳,第二天再进行乳腺疏通,这样可以更早的产生乳汁,为母乳喂养奠定基础,还可以减少因乳腺管阻塞而引发的乳腺炎的发生率。二是在哺乳期出现乳汁排出不畅而引起乳腺炎的情况。对于已经发生乳腺炎的患者,轻者可通过手法操作进行治疗,重者可将中药治疗与手法操作相结合,达到立即见效的效果,使乳汁不易吸出者容易吸出,乳房疼痛者疼痛减轻,乳房肿块减小,经过治疗1~3次即可治愈。
  2.2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首先进行基础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站姿训练:首先通过给产妇拍平时站立时的照片,并将其与正确站立时的照片进行对比,让产妇了解自身现在的身体排列状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其现状进行调整,教会产妇如何调整为理想的身体排列状态,并保持下去。2.呼吸训练:教授产妇学会进行下腹部呼吸,并且通过借助于长围巾让产妇重新学习肋骨从侧面扩展的感觉,这样有助于核心稳定性逐渐恢复。3.缓解疼痛训练:很多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疼痛感,为了减轻疼痛,可进行肩膀转动、上背部拉伸以及骨盆摆动等动作的训练,并且每天至少步行20分钟。4.盆底-核心启动训练:首先通过模型演示,告知产妇盆底肌收缩的正确方式,然后教授其自己去感知盆底肌收缩,再进行盆底—核心启动训练。这样可以让所有核心肌肉协同工作,有助于产妇恢复强壮、健康。对于前一阶段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再进行升级训练。主要项目包括单脚站立、架桥、椅子上蹲坐等。每周训练3~4次。
  3.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进行产妇对产后康复操作项目满意度的调查。
  二、结果
  全部产妇,无论经济条件好与坏,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均能坚持进行产后康复,并且按疗程顺利完成。全部操作过程安全,产妇满意度可达到96.83%。
  三、讨论
  目前产后康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行产后康复时间地点受限。目前,多数情况下,产妇想要进行康复,需要到医院或者康复中心等地方才可进行,而且时间上也会有一定的限制。而在产后,产妇很多时候需要照顾孩子、家庭、工作等,无法有过多的时间前去康复,这样就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间,大大的影响了产后康复的效果。2.产后康复人群受限:产后真正调理好自身的身体状况,预防远期并发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产妇长时间坚持康复,这样需要的费用就会比较高。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女性就会望而却步。因此,目前真正进行产后康复的人群主要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女性,而大部分普通家庭女性并未进行产后康复。这些未进行产后康复的人群后期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等问题,严重的影響了工作和生活。
  本研究主要通过进行手法康复而达到产后康复的目的。只要让产妇学会了如何去做,产妇就可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康复。而且,通过构建一套手法操作就可以达到康复的模式,这样进行产后康复的费用会明显减少,从而使那些普通家庭的产后女性也参与产后康复,使受益的人群面更广,尽可能达到全民康复。这样更有利于全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
  本研究120例进行产后康复的产妇,均保质保量的按疗程完成各康复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实现了母乳喂养,明显减轻产后疼痛,有效的预防了产后盆底肌肉松弛而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等问题的发生[2]。
  综上所述,构建科学健康的产后康复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扩大参与人群,实现全民参与产后康复,而且不再受时间、地点以及经济条件等的限制,有利于全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奕翔,葛艳,王丽娟,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8,44(2):175-178.
  [2]王欣.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9(03):24-27.
  作者简介:吴凤兰,女,蒙古族,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学临床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2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