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分娩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3级者占比92.5%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性生活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1例(2.5%), 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8例(20.0%),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且可减少其相关并发症, 并提升性生活满意度, 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盆底功能;系统化康复护理;产后;影响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97
  在妊娠中期, 孕妇由于受到雌激素的影响, 因而其产后极易发生盆底肌松弛, 且在胎儿发育过程中, 其可不同程度损伤盆底肌肉, 再加上部分韧带在分娩后发生松裂, 因此多数产妇产后存在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 其不仅对产妇生活质量以及性生活存在一定影响, 甚至还会导致其生育功能受损[1, 2]。而通过对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康复护理, 对于改善其盆底功能尤为关键[3]。因此本文选取本院2019年3~5月收治的分娩产妇80例, 对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做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5月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其中, 对照组年龄23~34岁, 平均年龄(26.8±3.1)岁。观察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7.4±2.6)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与产妇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 对其心理状况以及情绪变化加以了解, 通过语言交流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 以促使其积极配合产后护理, 从而促进机体恢复。②饮食指导。指导产妇产后合理饮食, 一般产后6 h进食流食, 待肛门正常排气后, 则需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普通饮食, 且饮食需具备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等。③疼痛护理。产后密切观察产妇切口, 一旦其发生热痛、红肿等, 则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处理, 以防发生感染。如果产后产妇疼痛较为明显, 则需通过止痛药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其缓解疼痛, 以提升其舒适性。④康复护理。首先准确评估产妇产后盆底肌, 即包括盆底肌、阴道收缩力等内容, 然后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可采取提肛方式对盆底肌进行训练, 训练时间为≥30 min/次。⑤电刺激护理。为增强盆底肌神经兴奋性, 可对产妇制定相应电刺激治疗方案, 以促进恢复盆底肌神经功能, 从而改善其盆底功能。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力恢复程度采用医院自制测定量表进行评估, 共分为5级, 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与级别高低呈正比。并发症包括尿失禁、盆腔脱垂。对性生活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总分100分,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3级者占比92.5%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对性生活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性生活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1例(2.5%), 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8例(20.0%),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妊娠分娩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 原因在于盆底肌功能可因分娩行为受到损伤, 引起盆腔器官脱垂, 肌力下降, 并引发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4]。而通过分析骨盆生理结构可以看出, 盆底支撑系统主要维持骨盆的正常位置, 一旦妊娠, 则女性子宫重量进行性、持续性增加, 使得支撑系统受力加大, 而一旦结束分娩, 则极易引起盆底功能障碍[5]。而作为一种人性化、全面的、新型的护理模式, 系统化康复护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可帮助产后妇女改善负性情绪, 也对其盆底肌紧张度予以有效缓解。该护理措施主要从康复、疼痛、饮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对产后妇女实施干预, 其不仅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 也可减轻其产后切口疼痛, 提升其舒适感, 同时还能帮助其尽快恢复体力, 改善盆底肌力, 从而促进其盆底功能恢复, 进而减少各种并发症, 提升其对性生活满意度[6-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程度≥3级者占比92.5%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且可减少其相关并发症, 并提升性生活满意度, 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美秀.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9):85-87.
  [2] 涂旭霞. 综合康复护理计划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18, 31(7):148-149.
  [3] 高光玲.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双足与保健, 2018, 27(4):55-56.
  [4] 朱素瓊.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7):239-240.
  [5] 栗光华.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2):238-239.
  [6] 刘真真, 廖碧珍. 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在产妇盆底肌康复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6):95-97.
  [7] 梁晶心. 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3):42-43.
  [8] 曾利琴, 熊华.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和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31):80-83.
  [收稿日期:2019-07-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8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