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业是就业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储备,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必然的责任。本文立足大学生双创的内涵,翻阅大量文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于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确定从知识储备、意识思维、个人素质、平台环境、成果产出六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双创指标体系。
关键词:双创能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双创是进步的首要动力,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制的战略支撑。引导当代青年积极创业,以高质量创业推动高素质就业是缓解社会就业困境、改善就业环境严峻的必经之路,这正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战略部署相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涵义
文章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知识储备、意识思维、个人素质、平台环境、成果产出六个维度来体现大学生双创能力。知识储备是双创能力的基础;意识思维是双创能力的前提与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素质是大学生双创能力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平台环境对大学生双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而成果产出对是双创能力的体现。
二、大学生双创指标体系构建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遵守可量化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性、简明科学性等基本原则。
(一)知识储备方面
对于双创而言,双创知识是双创能力的基础。双创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活動以及课余时间阅读书籍,参加各类竞赛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力量,它可以称得上是彻底改变我们命运的第一推动力。在如今的知识时代中,谁满腹经纶、谁拥有才华就相当于握住了掌控自己命运之门的钥匙。现在我们将知识储备分成五个部分:学年平均成绩、交叉学科知识、网络技术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创业知识技能。
(二)意识思维方面
所谓双创意识是指一个人运用所学的知识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旧事物进行改造、创新的行为。而双创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不同意义的研究成果。当代心理学界认为意识的含义就是赋予现实的心理意象的总体,是我们直接经验的主观想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意识是以我们的思维为中心,经过种种思维交错后产生的有着概念性和理论性的系统,是我们个体行为中一种潜在的驱动力量,它有着简明的目的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双创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而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就业思想巧妙地转化、建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在这个基础上传授给他们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这些具备着良好双创意识的大学生中,他们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发现并把握创业机遇,主动引领更好的自我发展。所以意识思维对于创新创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意识思维分解成五个方面:双创兴趣、双创意识、双创动力、双创动机明确、双创信念。
(三)个人素质方面
所谓创新就是反复实践累积经验的结果,任何我们头脑中产生的有关创造性的想法,只有真正将其付诸于行动,并且产生可见可感的具体实体,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基于创新途中的艰难复杂性,因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例如失败风险。这就需要每一个创新者必须具备极高的个人素质,在承受巨大压力、不断面对失败时,有着不退缩不气馁的顽强意志,才能使得艰难复杂的创新路坚持走下去,避免创造中所结果实因为创新者本人的气馁而半途夭折。我们知道在创新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它需要脑力、体力、心力和精力四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由于创新途中有着不确定性,因此要求创新者个人必须具备不断实践勇于探索的品格,所以在双创领域中,高素质高要求对于创新创业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个人素质分为八个方面,分别为机遇识别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用于迎接挑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心理承受的能力、沟通交往的能力、风险感知的能力、分析决策的能力。
(四)平台环境方面
就双创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平台与机会,例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的含义是大学生展开双创活动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包括基础的设施、仪器设备等,这些是大学生展开双创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软件平台又叫“潜在平台”或“隐形平台”等,它是大学生双创实践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比硬件平台,它本身不具有实体的形态,但在推动大学生双创活动过程中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平台就本身而言,对于双创就存在着推动作用,可见平台环境的好坏对双创活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但一定要对双创平台进行一定的维护,保护双创的平台环境,进行良性循环。我们将平台环境分解为十一个方面,分别为:双创氛围、税收优惠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其他政府政策、双创指导培训、双创场地支持、双创竞赛组织、双创师资团队、学校奖励政策、家人鼓舞支持、家人物质支撑。
(五)成果产出方面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文章 而大学生是国家双创的生力军。以大学生双创成果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早日迈入智能制造工业社会的必经之路。因此促进大学生双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显得尤其重要。当前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双创存在一定的制约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对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双创需要促使大学生双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体现和历史意义。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提升创业的意识、提高创新的水平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实现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打造“双创”的升级版,这是提高大学生双创成果产出政策手段。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双创成果的产出,强有力的说明成果产出对大学生双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成果产出分解成七个方面:专利产权的获得、双创项目、科研成果的获取、实习实训参加、技能证书的获取、双创竞赛的获奖、学科竞赛的奖项获取。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方面势在必行,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方面,在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方面等是需要很多部门之间共同协作完成,知识储备、意识思维、个人素质、平台环境以及成果产出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安佳,彭小英,耿子健.以互联网+竞赛为载体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8(06):103-108.
[2] 安佳,张雨涵,侍术凯.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1):98-99.
基金项目:文章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9527。
作者简介:侍术凯(1990- ),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统计学硕士,讲师,长春财经学院经济统计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大学生双创;袁珊珊(1999- ),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学生,长春财经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双创;熊雯雯(1998- ),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学生,本科,长春财经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双创;王彩(1999- ),女,汉族,辽宁朝阳人,学生,本科,长春财经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双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4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