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玺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国家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体制压制和蚕食着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是强加的被动式学习过程,这种文化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教条的、呆板的,缺乏最关键的创新能力。我们正在构建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而我国当前的许多教学领域包括大学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学习内容而缺乏足够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在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中引起足够的、崇高的认识。
   何为批判性思维?《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作出的概念是:“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其他学科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思维过程特征,发散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语言和文本分析两方面,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性鉴赏和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善于主动思考、善于立体和换位提问等多重手段来达成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语言学习和文本分析是批判性思维的两个重要的支柱。由于大学英语授课时数的限制,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本研究通过树立自身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态度的培养以及课前作业布置、课堂教学设计、课堂任务设置等一些积极的尝试,来阐释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希望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首先,批判性教学活动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者、传播者和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积极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实践,找出批判性思维与外语教学的切合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费克米兰曾经说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取决于老师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缺少批判性思维,因此学生往往养成了求同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软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敢于挑战、敢于求异、敢于质疑的批判性学习氛围,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问题式的立体化、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主动地、理性地提出质疑,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智特征,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思考者、挑战者。同时,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引导他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商榷和挑战,推动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长期应试教育造成了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温顺、乖巧依赖的单一教学模式。要消除这种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不平等关系,彻底扭转这种单一教学模式,我们必须重新构建师生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超越老师。这种新型的师生观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放下权威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有益的怀疑,并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树立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的信心。以这种师生观为纲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学课堂不再是单一的、一元化的,而是立体化的、多元化的。
   其次,批判性教学活动课前问题的设置。有人这样描述我国的教育:“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但也说明了我国的传统教育、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以及现有的学生评价标准,都深深地伤害着学生的创造性。在这些体制、制度的影响下,如何科学的、创造性利用好教材,设置好课前问题,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微言大义”的作用。以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该教材选材广泛,涉及领域较广。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和新旧内容的联系,同时要根据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和智能水平,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反思,充分发挥教材的可思性特点。既要关注教材中微观的、句子语法等显像问题,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宏观的、篇章层面的隐像问题。课堂设计时,针对课文主题,多设置挑战性、思辨性问题,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真实世界,发现有问题可想并且值得去想,挖掘其深刻内涵。这种课前问题设置关键是开放性问题―“不提供学生确切答案或问题本身就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某一问题作深层的探讨”的设置。
   另外,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的储备、消化过程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课堂交流会出现观点或结论异彩纷呈的态势,形成教师与学生一起来评价各种观点的平等、对话局面,营造出良好的批判性教学环境,保证了课堂上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效果。
   再次,批判性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设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开放的氛围中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对讨论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针对有意义的内容加如讨论、辩论、小组报告等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追求“特立独行”的观念,有时要借助反方角色的扮演来促进敢于挑战的勇气。课堂上平等愉悦的气氛将学生教条、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活跃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讨论中,要求公平对待一切观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互坚持自己观点的立场、消除对方误解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说明同学之间为什么会存在不同见解,同时从相反的立场来揭示理由,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大学英语教学课最好在有活动桌椅的教室里上,这样桌椅可随意摆放,从物质上创造一种自由、平等、宽松的活动环境,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克服恐惧、害羞等心理负担,突破自我,积极大胆地进行反驳、质疑、归纳、推理等批判性思维活动,迸发出强大的想象力,不断擦出智慧的火花,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和训练。与此对立的做法,如果让学生处于严肃、沉重、教条的课堂氛围中,他们就极易产生低落的情绪,思维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不敢也不愿进行质疑和批判,这就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引发。因此,自由、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有机会这样做,并不是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这样做,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实际上,许多教师都在时时刻刻思考着“怎么办”“怎么做”。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对外国语言和文化了解的有限资源,自觉地担当起这个重任,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敢于挑战、勇于发现的优秀人才,把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提到战略高度、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该文系“延安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YDJD08-02-5)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李小玺,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