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课程考评标准的层次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联富

  摘 要:在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机制中,应注意区分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应该有不同的考评标准,这样才能建立科学和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好地评价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高校体育教学;考评标准;层次性
  
  考评是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养成科学锻炼、健康体魄的良好习惯,并且在体育学习中养成团队精神、参与意识和坚强意志。体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考试成绩,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化的考评,可以对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切实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考评机制对体育课学习非常重要,值得高校体育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对高校体育课程考评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大部分没有注意到考评机制中的层次区分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一、不同层次高校的体育课程考评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不同的层次,既有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还有按照“3+2”专科模式办学的院校、成人院校等。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不仅仅是学生入学时候的分数、录取批次、学习形式方面的不同,还存在课时设置、学习目的、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就体育课程的学习而言,虽然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师资力量、开设的学时数、具体内容、教学场所等都存在显著差别。面对这些明显的差异,体育课程的考评体系就不宜一刀切,而应该按照学校的情况,灵活设计和掌握。
  
  二、不同层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考评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技能层次。在技能层次方面,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纠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比如打篮球、跳健美操、打太极等,学会了这些技能,第一个层次的教学目的就完成了。第二个层次,即习惯层次。通过技能层次方面的学习,学生由学习一个体育项目变为爱好这个项目,并且变成自己平时锻炼身体的手段。比如男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会了打篮球、踢足球,并且在学习之余经常组队练习、比赛。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目的也基本完成;如果能够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那教学的目标就可以说是完全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精神层次。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学会了体育技能,还养成了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类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体育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助推器,这就完成了第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当然,从目前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第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基本能够完成,第二个层次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完成得很好,第三个层次还需要继续努力去实现。
  
  三、不同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考评
  目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大致有太极拳、短跑、中跑、排球、篮球、足球、健美操等,有条件的高校还设有游泳、网球、太极扇等内容。体育课程中的这些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太极拳、太极扇、健美操等项目,节奏舒缓,富有韵律,配合优美的音乐,属于健身型项目;短跑、中跑、游泳等项目自主性比较强,节奏适中,既可独自锻炼也可以进行群体性的比赛,既健身又有竞技性;而排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竞技性强,对抗激烈,属于典型的竞技性项目。从运动的强烈程度来看,各处于不同的层次上。这些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可能教学的要求也大不一样。对于太极拳、太极扇、健美操等项目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锻炼身心,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从中了解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韵律美、节奏美;竞技类项目则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不同层次学生的考评
  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各自的情况差异很大。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素质测试,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使各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当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使体育课实现成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量身定做的高层次目标。
  
  五、结语
  总之,高校的体育课程面临的是在多方面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的客观现实情况,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潜心研究,从各个方面挖掘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这些差异性和层次性,并且能够在教学考评过程中注意到它们,改变班级教学中不考虑差异和层次、掩盖多样性的简单化做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考评标准。
  
  参考文献:
  [1]汪英.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郭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J].2007.5.
  [3]李少勇.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夏联富:西南科技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