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少荣 朱海莹

  摘要: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怠性脑梗死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脑梗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61一01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人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溶栓组共56例,其中A组30例:发病时间<6小时,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岁。B组26例:发病时间在6―24小时,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63.6岁。对照组(c组)33例:为同期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1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前身体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户>0.05)。病例人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②发病24小时以内。③急诊头CT检查除外出血性卒中。④近期无手术、出血病史。⑤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的出、凝血障碍。
  1.2治疗方法。溶栓组(A、B)予尿激酶i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分钟滴完,对于应用100万u尿激酶者,若1小时后肌力无明显改善,可追加50万u加人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分钟滴完。24小时后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疗程7天。对照组(c)直接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上。各组在上述治疗结束后,均给予阿斯匹林lOOmg,每日1次维持治疗。
  1.3疗效判定。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2周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O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50%~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20%~50%,病残程度4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减少20%以下,病残程度5~7级。按(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计算显效率,然后进行x2检验。
  
  2 结果
  
  治疗2周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A、B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溶栓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3 讨论
  
  脑梗死的急性期,梗死区在1~3小时内光镜下仅见少部分神经细胞和血管间隙变宽。梗死区的核心部分在3~6小时内已坏死难逆转。传统的静脉溶栓治疗一般将时间窗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但研究表明,梗死区周围边缘地带或称缺血性半暗带和水肿区在6~12小时内治疗,尚可挽救一些神经元嘲。而一项pet研究结果显示,发病6小时以上,甚至超过24小时,仍可见半暗带的存在口]。因此我们认为,由于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脑组织可逆性缺血到不可逆性坏死,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对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固定于6小时的时间窗,将可能使一部分本该得到有效救治的患者丧失治疗机会。
  本文结果显示:溶栓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不同时间窗的A、B两个溶栓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无论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或是6~24小时之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另外,关于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一颅内出血,B组发生4例,而A组无1例发生,提示由于缺血时间长、缺血再灌注损伤重以及血管壁改变等原因,可能导致发病超过6小时的溶栓病例出血机率增加。但从整体上看,并不影响总的有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发病时间<6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肯定、安全,且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而对于发病时间在6~24小时的患者,虽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只要具备溶栓的适应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条件、一般状况等因素,积极采取溶栓治疗措施,仍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2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