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颈椎病X线影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海龙,纪卫文,刘 河,黄锦文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颈椎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颈椎病62例(学生组)为研究组,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选取青年(30岁以下)颈椎病9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颈椎病在影像学上的异同之处。结果 颈椎失稳性改变学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4%和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学生组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9%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学生颈椎影像以颈椎失稳性改变为主,同时伴有明显的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
  【关键词】 颈椎病;放射摄影术;体征和症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681 R 531.2 R 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81-02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者[1]。过去认为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2]。孟涛[3]报道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学生颈椎病发病率6 a内增长了近16倍。颈椎病可严重影响学生生活质量,降低学习效率。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颈椎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笔者选取华南理工大学临床与影像学一致的高校学生颈椎病62例和与同年龄段非高校学生颈椎病96例,对比其影像学X线表现异同,总结高校学生颈椎病影像学特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搜集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校医院临床与影像一致符合颈椎病的在校学生(含研究生)颈椎病62例(学生组),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7~30岁,平均年龄22岁,已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同时搜集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颈椎病96例(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16~30岁,平均年龄2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颈肩痛等。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部分加照颈椎双斜位。颈椎生理曲度测量采用Borden测量法,如无法用Borden法测量则用改良Borden测量法[4]。影像学表现按颈椎失稳性改变和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两大类别进行分类统计。颈椎失稳性改变包括:颈椎曲度异常、椎体阶梯样排列、颈椎侧旋;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包括:椎体增生/硬化、钩突增生、椎间隙/椎间孔狭窄、韧带钙化。
  1.3 统计分析 统计具体征象发生率,并分别对颈椎失稳性改变(可逆性征象)和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不可逆性征象)两大类别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生组与对照组颈椎失稳性改变比较 学生组有84%(52/62)出现颈椎失稳性改变,对照组有85%(82/96)出现颈椎失稳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学生组出现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率为79%(49/62),对照组出现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率为58%(5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学生组表现为椎体增生/硬化、钩突增生、椎间孔/隙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2。
  
  2.2 学生组和对照组不可逆征象发生率比较 学生组不可逆征象发生率为79%(49/62),对照组为58%(5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
  
  3 讨论
  
  有调查表明,近20 a全球颈椎病平均发病年龄下降了16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长期伏案、操作计算机、缺乏锻炼而成为颈椎病患者。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储备,而颈椎病与高校学生的亚健康状态[5]、情绪不稳定[6]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重视高校学生颈椎病防治并制定相关干预政策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活动依赖于内源性静力支持系统和外源性动力活动系统的支持,内源性稳定性降低如椎间盘退变,外源性稳定性降低如强迫体位颈部肌群功能紊乱,均可使颈椎各部应力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颈椎失稳定性改变和临床症状。长期的应力异常和颈椎失稳使骨质增生和加速椎间盘退变[7]。在校学生平均年龄低,颈椎血供丰富,内外平衡代偿能力较强,故此颈椎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均不明显,影像学上以失稳性改变为主。本组病例骨质增生均在Ⅰ°以内,48%的学生病例仅有一处骨质增生,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率最高,与针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相符[8-9]。
  既往关于青年颈椎病影像表现的研究中,多为泛职业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的颈椎病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和颈椎曲度改变等方面[2-3,5-6]。本组病例中学生组出现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较高,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高校学生常常需要长时间操作计算机,需要伏案工作的时间较长,而部分学生有坐姿不正、躺着看书的不良习惯,精神因素和学习压力也与颈椎病发病有关;另外,学生有特殊的生活规律:较为集中的期末考试月和随之而来的寒暑假,期末考试期间各致病因素均加重,易于诱发颈椎病,而寒暑假多数致病因素减轻,因此考试期间出现的颈椎病症状表面上可自行好转,但实际上未经治疗的颈椎内平衡失稳持续存在,仅依赖外平衡代偿,长时间的内平衡失稳导致应力异常,最终加重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变。王之祥等[8]、沈军宏[9]的研究中颈椎骨与软骨改变比率低于本组资料中的学生组,考虑为其研究对象广泛的缘故,而本组资料学生组均为学生病例,范围集中,结果有一定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颈椎病最主要的影像学表现是生理曲度异常,但出现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相对显著。由于骨与软骨继发性改变不可逆转,容易造成严重的病理生理后果,对学生的远期影响较大,因此加强科普宣教,尽早进行社区干预有一定的意义[10]:一方面校方应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协调学生学业上的压力[3];另一方面对广大师生进行颈椎病科普保健教育,敦促学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果出现颈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颈椎加速退变。
  
  4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2] 朱贤英.在校大学生颈椎病抽样调查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1):1203-1204.
  [3] 孟涛,叶文博,黄敏.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调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77-80.
  [4] 王成林,陈健群,郑勇平,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标准.中华创伤杂志,1998,14(2):81-82.
  [5] 唐汉武,林定坤,孙丽,等.某高校学生颈椎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051-1052.
  [6] 张金龙,鲍贝贝,花静.某高校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72.
  [7] 冉茂东.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综述.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27-328.
  [8] 王之祥,李臻,岳翔,等.青年颈椎病80例X线平片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173-1174.
  [9] 沈军宏.136例青年颈椎病的影像表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1):1082.
  [10]林兵思,林梅,余嫣雅,等.青少年颈椎病原因调查分析及社区干预.社区医学杂志,2008,6(18):58-59.
  (收稿日期:2009-12-08;修回日期:2010-0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5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