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1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2%,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加强产前、产程和产后的监测与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330-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本文对我院8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阴道分娩的2437例产妇中,共发生产后出血者81例,发生率3.32%。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0±7.25)岁;初产妇57例,经产妇24例;孕龄34~41周,平均37.25周;有人工流产史47例,有妊娠合并症43例。81例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500 ml以上,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2],其中出血量500~800 ml 54例,800~1000 ml 20例,1000 ml以上7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9例,胎盘滞留21例,软产道损伤7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子宫破裂2例。转归: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其余患者均止血成功,平均住院5.75 d。
  2 护理
  2.1 预见性护理:加强孕期保健,产前定期接受系统检查,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认真做好产前监护,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如子痫前期、双胎或多胎、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应加强监护,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其凝血功能,并于分娩前制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和急救流程。
  2.2 产时护理:第一产程应密切观察并监测产程进展,了解胎心及宫缩情况,定期肛检以确定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滴速和胎心及宫缩情况,做好手术助产或剖宫产的术前准备工作。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产妇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应立即监测产妇阴道出血情况。第三产程应正确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正确协助胎盘娩出,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仔细检查胎盘膜是否完成,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产妇软产道是否存在裂伤,若出现裂伤应及时缝合。采用容积法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至少2 h的阴道出血量,若2 h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面色和各项指标,若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胸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应警惕并预防产妇应产后大出血发生休克。
  2.3 急救护理: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应去枕平卧,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并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注意给予产妇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吸氧,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通畅、平稳。。密切配合医生迅速查明出血原因,针对原因就行抢救,对因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产妇,应立即按摩子宫,压出宫腔内的积血和凝血块,遵医嘱应用宫缩剂;对胎盘滞留引起的出血者,应徒手剥离,剥离时尽量避免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对软产道撕裂损伤造成出血,应及时给以缝合;对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者,应遵医嘱及时输入急救药物。密切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肤色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临床病情及产妇自觉状况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产妇及家属,耐心、细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以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更好地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抢救。产后大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产妇发生休克,护理人员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子宫复旧的同时报告医师进行抢救,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精确测量出血量并详细做好记录,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 产后指导及护理:产妇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保证产妇充足睡眠。保持环境及会阴清洁,经常更换卫生垫,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如行阴道检查、清宫及缝合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加强营养,鼓励并协助产妇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富含铁的食物,纠正贫血,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复情况和阴道流血量。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影响子宫收缩,定期子宫底按摩,刺激产妇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正确指导并协助产妇早开乳,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减少阴道流血。病情稳定后鼓励产妇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利于早日康复。
  3 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本研究中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60.49%),其次为胎盘滞留(25.93%)、软产道损伤(8.64%)、凝血功能障碍(2.47%)、子宫破裂(2.47%),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因此,在产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力,恢复子宫收缩及缩复功能,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有时产后出血的几个原因可互为因果关系,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或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滞留于子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胎儿过大或急产均可导致产妇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伤,处理不当也可发生产后大量出血。预防应从妊娠期产前检查开始,密切监测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对多胎及胎儿巨大妊娠、有多次人流史以及羊水过多的产妇应严密观察,待胎儿娩出后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或静脉推注催产素,从而较好地解决子宫收缩乏力[4],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诊治。
  产妇因社会及心理因素往往隐瞒生育及人流史,因此要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与孕产妇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收集真实的信息资料,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性,加强对孕产妇的整体护理。了解其各种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压力,予以心理疏导和护理,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分娩。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与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研究发现,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其产后大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5]。因此,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和住院分娩的意义,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降低产后大出血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云桥.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2
  [2] 龚良晨,李丽娜.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11): 123
  [3] 顾玮,苏琦枫,黄咏梅.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与产科杂志,2004,20(11):677
  [4] 蔡兰.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2):124-125
  [5] 马瑞华.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76-177
  作者单位:056000 河北省邯郸县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6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