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的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施以盆底康复治疗联合一般健康宣教, 研究组施以仿生电刺激疗法联合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12个月腰痛情况及干预前后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12个月腰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分别为(711.28±1.06)mm、(1.53±0.42)cm,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63.54±4.57)mm、(2.97±0.68)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联合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能够降低产妇腰疼症状发生率, 同时能够有效缩小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仿生电刺激疗法;整体护理;腹直肌分离;产后
腹直肌分离主要是指左右两边的腹直肌分开,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否则将会对产妇的产后康复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以往多使用盆底康复治疗联合一般健康宣教进行护理, 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1]。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使用仿生电刺激疗法联合整体护理模式, 能够弥补常规方式的不足, 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2]。本文探讨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产后疾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②无法积极配合护理。产妇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将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3~32岁, 平均年龄(27.5±4.9)岁。研究组产妇年龄24~32岁, 平均年龄(28.1±5.1)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产妇施以盆底康复治疗联合一般健康宣教。临床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缩肛运动, 每收缩5 s后放松1次, 连续进行15 min运动, 3次/d。之后对产妇进行一般健康教育, 即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做好会阴部的常规护理, 确保其清洁干燥, 以免受到细菌感染。
1. 2. 2 研究组 产妇施以仿生电刺激疗法联合整体护理。选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先做盆底康复治疗再做腹直肌治疗。由临床医生结合每例产妇情况设计专用治疗程序, 针对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的生物电参数, 将频率分别设定为4 Hz/200 s、3 Hz/150 s、30 Hz/200 s, 对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进行刺激, 使腹部主要肌群进行强化性治疗, 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 连续治疗3个月。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产妇予以整体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治疗前, 护理人员需要向产妇讲解治疗过程与护理过程及之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以便能够增强产妇的关注与重视, 从而能够积极护理。②治疗中, 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同时需要做好产妇的保暖工作, 以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③治疗后,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产妇的巡视, 以了解产妇的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了解产妇的疼痛情况, 指导产妇家属相应的按摩方式, 从而能够有效的对产妇进行按摩;除此之外, 还需要指导产妇进行相应锻炼, 以免产生粘连现象。④出院前,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相应的家庭护理措施, 并叮嘱产妇定期回院复查, 以便能够使临床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产妇的情况变化, 调整护理方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12个月腰痛情况。②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分离距离测量方法:产妇采取仰卧体位, 双膝弯曲90°, 脚掌平放, 护理人员将单手手指放置于产妇肚脐处, 之后指导产妇进行腹式呼吸, 在呼气同时收紧腹壁肌肉, 护理人员将手指轻轻下压, 依据可插入的手指数目确定腹直肌分离的距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 12个月腰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12个月腰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干预前, 两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分别为(711.28±1.06)mm、(1.53±0.42)cm,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63.54±4.57)mm、(2.97±0.68)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仿生电刺激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脊椎承受力与脏器对膀胱的压迫力, 从而能够使产妇的身体获得良好支撑力, 因而能够降低腰疼症状发生率;并且通过电击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 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肌群进行强化训练, 从而提升产妇腹部肌肉被动收缩, 能够减小产妇的复位与腹直肌分离距离[3-5]。除此之外, 临床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对护理方案进行完善, 以便能够对产后腹直肌分离者进行预防与早期干预的方法进行完善, 最终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疗程结束即时和产后6个月、12个月腰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分别为(711.28±1.06)mm、(1.53±0.42)cm,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63.54±4.57)mm、(2.97±0.68)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产后腹直肌分离应用仿生电刺激疗法联合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能够降低产妇腰疼症状发生率, 同时能够有效缩小产妇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韦瑞敏, 肖霞, 吕丽清, 等.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1):4361-4364.
[2] 张巍颖, 宋婧, 李环.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2):1552-1553.
[3] 耿雪红.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6):3060-3061.
[4] 王影, 张洁, 冯艳霞. 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 13(2):218-221.
[5] 杨柳枝, 熊锦梅, 林善群. 腹部仿生物理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效果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12):32-33.
[6] 李淑学. 功能锻炼结合肌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收稿日期:2018-1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