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亚平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成了“赶不走”的流行病,一到春天就开始有病例出现,一直延续到夏秋。由于本病多见于4岁以下的儿童,而且病毒分为几型,感染后只获得某一型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病毒而再发病,因而备受家长们的关注。
  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疲倦、食欲不振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然后手足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疱,疱内液体清亮,周围有红晕。最后水疱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落。患儿指趾端有散在、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口腔里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很快会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膜,周围有红晕,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手、毛巾、餐具、餐巾、玩具、教具、桌椅板凳、粪便等,潜伏期为3~8日。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应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每天更换内衣内裤,饮食清淡,不吃过凉、过热及刺激性食物,多饮水,进食后及时用淡盐水漱口,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多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同时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当此病在幼儿园内流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对患儿班级进行终末消毒。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天气寒暖失调,外邪乘机而入所致。皮毛肌腠为一身之外卫,肺系为气体出入孔道,故一旦外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气失宣则皮毛闭塞,邪热上蒸,疏泄失常,故出现鼻塞、咳嗽、发热且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中药可用导赤散加减进行预防:生地6克,甘草梢6克,木通6克,淡竹叶6克。煮开20分钟后代茶饮,连用3~5天。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连续服用,可3天一剂。如幼儿集体用药,为了安全,可将药物高压消毒后饮用。
  为了增强幼儿抵抗力,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这也有利于小儿牙齿与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户外活动时小儿衣着不可过多或过少,背、腹、足等部位要注重保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0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