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寒热错杂证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寒热错杂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寒热错杂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在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排空时间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在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寒热错杂证中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症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a)-0059-02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患者多可见胃脘痞满、腹胀、恶心、呕吐、早饱等症状[1],属于中医“胃痞”范畴。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升高,该病的发生率也呈明显增长趋势。DGP极易对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机体营养状况、内环境情况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可加速病情恶化[1]。因此,临床上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目前DGP的治疗以红霉素、胃复安和多潘立酮等胃动力促进剂为主,药物副作用多且易产生耐药性[1],因此,近年来采用中医手段治疗本病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半夏泻心汤加味应用于GDP的治疗中,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患者均知晓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齡最小4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9.9±5.0)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8.5±5.5)岁;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1.1 纳入标准 病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2]拟定: ①糖尿病病史> 5 年; ②存在明显的腹胀、早饱、厌食、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2 个月; ③胃镜检查无胃黏膜损伤或幽门梗阻,肝功能正常; ④可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 ⑤X线检查餐后4 h胃内仍有标志物存留。同时具备上述5 项条件的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结合《国家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15657 - 1995) 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寒热错杂证表现为: 主症: 胃脘痞满,遇冷加重,嘈杂反酸,口干口苦,肢冷便溏。次症: 嗳气,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数。凡具备主症3 项或/和次症2 项者,即可诊断。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胃轻瘫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痞满证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在18~78 岁的患者;④血糖控制良好,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 年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 /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 5% ~ 7. 5%。
1.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胃肠穿孔、肠梗阻、严重胆囊炎、胆道梗阻、化脓性胆囊炎及其他原因引起化学性或感染性腹膜炎的器质性疾病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 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者;④因手术、药物、精神及其他疾病导致的胃轻瘫。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等针对原发病糖尿病的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多潘立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059)治疗,口服用药,10 mg/次,3次/d,饭前30 min用药。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及处理的基础上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方组为:黄连3 g,干姜、炙甘草各6 g,黄芩8 g,人参9 g,厚朴10 g,半夏、陈皮各12 g,大枣4枚;对于伴有食滞者,方中加焦三仙15 g,对于伴有烦躁胁胀者,方中加入栀子、郁金各12 g,对于伴有大便秘结者,方中加入酒大黄6 g,对于伴有嗳气不除者,方中加入旋复花12 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疗效;②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胃排空时间。
1.4 判定标准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包括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各症状评分均为0~3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以各症状评分之和为中医症候总积分。
疗效判定:治愈:经治疗,患者症状积分减少程度超过95%,胃排空时间恢复正常;显效:症状积分减少70%~95%,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症状积分减少30%~70%,胃排空时间有所缩短;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 1.5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62.5%(25/40)、显效率为20.0%(8/40)、有效率为12.5%(5/40),无效率为5.0%(2/4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治愈率为40.0%(16/40)、显效率为17.5%(7/40)、有效率为17.5%(7/40),无效率为25.0%(10/40),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7,P=0.012)。
2.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排空时间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排空时间分别为(8.3±1.0)分、(5.9±0.6)h;对照组为(8.2±1.1)分、(5.8±0.9)h;组间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0.585,P=0.336、0.280)。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排空时间分别为(4.3±0.6)分、(4.0±0.4)h;对照组分别为(5.9±0.8)分、(5.2±0.5)h;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0.119、11.853,P=0.000、0.000)。
2.3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水平为(8.8±1.2)%;对照组为(8.7±1.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43);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0±0.9)%;对照组为(7.3±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5.785,P=0.000)。
3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率约占据了全部糖尿病患者的75%左右[5],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胃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微循环障碍有关[1],西医临床上通常予胃动力促进剂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尚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呕吐”“痞满”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养,阴虚燥热,壮火食气,且久病服药伤及脾胃,使气血生化不足,气虚鼓动无力,血行缓慢,日久瘀组脉络,寒热痰食阻滞中焦,中焦气化不利致寒热互结、寒热错杂的表现。半夏泻心汤为仲景方,是治疗“痞证”的代表方剂。《伤寒论》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为君,具有散结除痞、降逆止呕的功效。干姜辅助半夏温中散寒;黄连、黄芩泄热开痞;蒼术苦辛燥湿健脾,厚朴苦温行气散满,陈皮理气化滞共为臣药,与半夏相伍,寒温并用,调整气机。佐以大枣、人参补益脾虚、甘温益气、扶正祛邪。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辛开苦降,宣畅气机,集散中焦痞结;寒热并用清解体内日久胶结错杂的寒热水饮痰食;扶正祛邪逐步修复已伤之脾胃。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6],半夏泻心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提高,可发挥较好的胃肌间神经丛调节作用,从而可有效的促进胃排空。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证实了上述理论。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寒热错杂证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风日露,麻静.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5):761-766
[2]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6-28.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0-13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5] Shakil A,Church 1tJ,Rao SS.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J].Am 1’am Physician2008,77(12):1697-1702.
[6] 罗太敏, 李晋奇.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物组促进胃肠动力的PK-PD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 2015, 38(6):622-628.
(收稿日期:2019-01-02)[作者简介] 王静宇(1980-),女,北京人,硕士,主治医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3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