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耳穴埋豆预防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预防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耳穴埋豆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顺畅度,导尿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及导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排尿顺畅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豆对预防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有很好的效果,便于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耳穴埋豆;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痔疮在我国肛肠疾病中比较常见。混合痔则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可以痊愈。临床研究发现痔术后尿潴留率可达20%[1]。术后因患者有尿意而反复进行排尿活动,使切口水肿发生率增加,膀胱过度膨胀现象被诱发,更严重者导致逼尿肌功能永久性损伤[2]。我科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即“治未病”的思想和中医基础理论,应用耳穴埋豆中医理论及操作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发现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我科接受混合痔痔疮手术患者共计60例,按住院日单双号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19岁~59岁(36.2岁±10.9岁),病程1-17年(5.7±3.9);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0岁~61岁(33.9岁±11.4岁),病程1-21年(6.2±3.4)。两组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无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耳部皮肤均无破损、冻疮、溃疡、耳部畸形等情况,患者无精神疾病,能配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混合痔患者,并参加手术,为混合痔外切内扎术。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麻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术后予补液抗炎、止血等治疗,患者补液量控制在800ml。
  1.3.1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混合痔术后患者予耳穴埋豆护理。
  穴位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耳穴的定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进行穴位定位。察看患者耳廓处皮肤健康情况,用75%酒精对耳廓消毒,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穴位处,指导患者定时用手指按压刺激,使耳廓穴位处出现酸、麻、胀及发热的感觉即为“得气”,操作过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诱导排尿方法,措施包括心里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尊重患者隐私,指导其早期下床活动,热敷下腹部、下腹部按摩、听流水声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术后2h内排尿通畅。有效:患者术后2~3h排尿但不通畅,勿需导尿。无效:患者术后3h无法自行排尿,需行导尿[3]。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尿潴留在混合痔术后常见,在中医中属于“癃闭”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肾与膀胱。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主要因刀刃损伤,脉络受损,气滞血瘀,筋脉瘀滞,膀胱水道受到阻碍,膀胱汽化不利,导致小便不通,腹部胀痛形成。耳为宗脉之所聚也,耳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耳穴埋豆就是刺激耳穴,经络疏通,活血化瘀,气血运行畅达,调理脏腑的目的[4]。王不留行籽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利小便之功效。耳穴肾:治疗遗尿、早泄、腰痛、耳鸣等。膀胱主治遗尿,尿潴留,腰痛等。输尿管具有调节泌尿系统的作用。穴位聯合,可以增强膀胱汽化功能,疏通经气,有效预防尿潴留。本次研究发现耳穴埋豆对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优势,降低拔出尿管后再次导尿管置入率,减轻患者导尿的痛苦,减少了尿路感染机会。
  埋豆可避免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价格低廉,受到患者的广大欢迎。因此,耳穴埋豆在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潘琼,范恩芳,张青蔷.耳穴埋豆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12):4339.
  Boulis NM,Mian FS,Rodrignez D,et al.Urinary retention following routine neurosurgical spine procedures [J].Surg Neurol,2001,55(1):23.
  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7-28,238.
  李德新 . 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