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评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包括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遵医行为、负性情绪的改善评分、生存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87%,对照组82.61%(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护理;健康教育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病,一旦发展为失代偿期,容易导致严重感染、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严重并发症[1-2],预后较差。目前,临床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案,加之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悲觀、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研究证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改善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3]。本文对健康教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1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或C级。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功能损害、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148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期例;年龄47 - 73岁,平均(58.39±3.19)岁;病程5 - 12年,平均(8.23±1.37)年。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46 - 73岁,平均(58.04±3.34)岁;病程6- 12年,平均(8.43±1.5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口头告知其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观察其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引导、鼓励其宣泄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与他人进行交流,以转移注意力,减缓其不良情绪。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以减轻其内心的盲目感。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也利于其情绪的平复。②健康教育: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了解其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表。入院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入院须知、各种检查的意义等,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检查的准备。入院第2-7天,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册等形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机制、治疗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讲解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进行自我护理指导,传授精神放松、自我情绪调节等技巧。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和关心。人院第7 - 10天至出院前,向患者介绍并发症相关知识及预防、护理方法等,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未掌握的内容再次进行讲解和指导。
  观察指标:自行设计健康教育调查问卷,从对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遵医行为、负性情绪的改善5个方面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每项20分,总分100分。采用QOL生存质量测定表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4个维度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4],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观察组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遵医行为、负性情绪的改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健康教育前,两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肝硬化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 87% (45/46),对照组82.61%(38/4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P< 0.05)。
  讨论
  肝硬化病情复杂,病程长,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加之对预后的担心,常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抑郁情绪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6]。而不良情绪和负性心理又会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病情,使患者抑郁情绪更加严重,甚至产生绝望、不配合治疗等情况,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
  路径式健康教育是在评估患者病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从患者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和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动态化健康教育,并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相关知识知晓率,消除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缓负性情绪,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后,其健康教育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提示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
  总之,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自我护理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存质量,同时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李芳,闫跃武,柴海云.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30):222-225
  [2]韩英,朱疆依.肝硬化患者营养代谢特点和肝性脑病的营养治疗[J]胃肠病学,2014,19(9):513-516.
  [3]周丽平.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356-1359.
  [4]王晶,安丽.优质护理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50-352
  [5]陈聪“321”健康教育模式对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64-65
  [6]常桂彬,郑玉宝.乙肝肝硬化患者抑郁情绪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7):871-8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1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