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灸疗法和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分别为(47.6±6.2)、(60.2±5.3)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34.2±6.4)、(50.1±5.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关键词】 艾灸疗法;康复护理干预;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
中风为临床常见疾病, 此病患者逐渐年轻化, 临床研究证实此病致残率较高,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 西医治疗并无显著的疗效, 中医治疗方法效果良好[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年龄42~80岁, 平均年龄(63.3±6.1)岁;平均病程(17.1±1.6)个月。观察组男22例, 女13例;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64.6±6.2)岁;平均病程(16.8±1.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艾灸疗法治疗, 患者选择仰卧位, 选择外关穴、手三里、肩髂、曲池及合谷穴, 在穴位处粘贴灸筒, 将艾柱点燃。治疗时需要对温度进行调整, 每次需要穴灸2壮, 5 d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4个疗程。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 主要内容为肢体功能训练及吞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训练计划, 由易到难, 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训练, 如坐立、翻身以及关节屈伸, 伴随病情的好转, 指导患者下床站立及行走, 从而增加锻炼时间[2]。此外指导患者自己动手穿衣及进食, 可训练双手交替触球。训练时护理人员可予以患者按摩及针刺, 对肌肉、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②语言障碍训练。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时, 采用简单易懂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且吐字清楚。开始时可指导患者单音节训练, 伴随病情恢复可进行多音节练习, 而后指导患者读书和读报,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难度, 在恢复过程中表扬患者, 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3]。③饮食干预。护理人员依据患者自身的体重制定饮食计划,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确保营养均衡, 多食用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增加清淡食物的摄入量, 确保低盐和低糖饮食, 忌辛辣刺激食物。喂食过程中患者应选择坐位或者半坐位, 放置在健侧位, 对食物下行可起到促进作用, 以免产生呛咳, 伴随患者病情恢复, 患者可自行用餐。④心理疏通。患者在恢复阶段虽然无生命危险, 但因为相关障碍会出现烦躁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者家属交流, 予以患者心理支持[4]。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 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 此外讲解功能训练的目的, 提升患者的配合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FMA和MBI评分。选择FMA对患者干预前后自体功能予以评估, 采用MBI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予以评估, 均为评分越高越好。
1. 4 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治疗护理后如症状消失, 其神经残疾评分减少比例>90%, 病残程度<3级, 肌力等级在Ⅲ~Ⅳ级为显效;经过治疗护理后如神经残疾评分减少比例为50%~90%, 肌力等级在Ⅱ~Ⅲ级为有效;经过治疗护理后如神经残疾评分减少比例<50%, 肌力等级Ⅰ~Ⅱ级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和MBI评分比较 干预前,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分别为(26.2±7.1)、(40.1±7.3)分,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4±7.3)、(40.5±7.6)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分别为(47.6±6.2)、(60.2±5.3)分,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4.2±6.4)、(50.1±5.0)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中风在临床中患病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心血管疾病会产生严重影响, 主要症状表现口眼歪斜和偏瘫等, 此病患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就目前而言, 现代医学可挽救一部分患者, 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现象, 增加家庭负担。中风恢复期为患者发病16 d~6个月, 患者神志较为清楚, 具有稳定的生命体征, 多数患者存在感觉症状和肢体功能障碍, 为此需要加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力度。 目前而言, 西医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存在局限性, 主要治疗方法为康复治疗, 但是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均为单一治疗方法, 但并无显著的效果, 为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多种方法结合, 本次研究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效果良好。艾灸属于中医技术, 可产生高温区域, 通过循经传递产生高温线, 有助于患者能量代谢, 可将乙酞胆碱提升, 有助于血管扩张, 从而对代谢起到促进作用[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分别为(26.2±7.1)、(40.1±7.3)分,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4±7.3)、(40.5±7.6)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分别为(47.6±6.2)、(60.2±5.3)分,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4.2±6.4)、(50.1±5.0)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參考文献
[1] 庞古梅, 袁媛, 朱菲菲, 等. 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12):96-98.
[2] 胡忠荣. 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32):136-137.
[3] 杨海侠, 荣华. 艾灸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陕西中医, 2016, 37(3):351-352.
[4] 温宏, 梅雪峰. 灸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疗效的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8):94-95.
[5] 赵丽娟. 艾灸疗法干预中风高危状态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6):2382-2383.
[6] 徐瑾.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艾灸疗法对中风高危状态效果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9):130-131.
[收稿日期:2018-12-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