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化康复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工作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选择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存在有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4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32/41),康复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干预结束以后的肢体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61.5±6.7)分,康复护理组为(92.3±7.3)分,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中风后遗症期存在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干预的时候,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关键词】 强化康复;中风后遗症;运动功能障碍
  近年来,我国中风后遗症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大部分患者运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这种病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而言,对患者治疗的关键就是帮助其改善运动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1]。中风后遗症一般具有较长的病程,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题,患者运动功能存在障碍的程度,一般与患者的并发症以及身体的质量有关。有临床研究认为,为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肝移植过程中配合康复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笔者针对于此,分析强化康复工作对于中风后遗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共选择8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41例。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69.8±10.4)岁;康复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71.2±11.3)岁。所有患者均为中风患者,而且后遗症期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过程中对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具体的护理方案按照常规护理原则进行。由于篇幅限制,不做赘述。
  对康复护理组,在护理的时候选择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案为:
  1)上肢运动训练:医护人员可让患者进行肩胛带的上提、内收以及向外扩展的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还可让患者保持向上仰卧的体位,引导其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前及旋后的运动,再进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尽可能使患者的掌指及手指关节均能得到背伸屈曲等伸展活动。2)下肢运动训练:医护人员可让患者进行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内收、外展及内外旋转的屈伸运动训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还可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及跖屈的关节被动活动[3]。3)桥式运动训练: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偏瘫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功能状况进行辅助治疗的安排,每次治疗时间限制为30min,每隔2h进行1次。此外,待患者恢复一定的行动力后,医护人员可根据其身体状况,安排其进行综合神经的促通术,在进行有效共同运动的同时,增强患者对分离运动的掌控能力以及促进患者手指运动的灵活性[4]。4)早期康复训练:手术以后需要协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如果患者自身情况允许,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地对下肢血液循环产生刺激作用。当麻醉效果消失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或者被动的内翻锻炼,指导患者做背伸跖屈活动,并且进行环转练习[5]。使患者的两侧下肢肌肉收缩进行训练,对患者的健侧下肢抬高进行练习,借助抗栓压力泵对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觀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指患者能够保持独立坐、立、行等状态下的平衡10min以上,且对于外力导致的失衡状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有效指患者能保持独立坐位、站位的平衡5~10min;无效指患者的平衡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无法保持独立平衡。以显效+有效统计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32/41),康复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者干预结束以后的肢体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61.5±6.7)分,康复护理组为(92.3±7.3)分,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我国中风后遗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多数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和生存质量。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发现康复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显示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更好(P<0.05)。可见,临床对中风后遗症期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干预的时候,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 蔡浩狄,何恽晔,庄登芳.中医手法康复护理中风早期瘫痪肢体53例臨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07(09):118-119.
  [2] 彭纯林.中医手法康复护理中风早期瘫痪肢体53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06):92-93.
  [3] 谭宗和.中医手法康复治疗中风后瘫痪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01):86-87.
  [4] 林雪霞,姚国新,周嘉澄.中风恢复期瘫痪肢体中医手法康复治疗及护理[J].按摩与导引,2005,(08):7-9.
  [5] 陆娟英,张永建,张线英.针灸联合康复训练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后头痛2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03):210-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