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功能障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 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交流评分、力量评分、肩手功能评分、行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5.48±2.92)、(35.51±2.86)分, 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1.96±11.62)、(52.23± 11.59)分;治疗后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45±2.24)、(25.27±3.16)分, 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8.32±9.56)、(73.34±11.64)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康复;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亦称缺血性脑卒中, 是因患者颈部或脑部血管阻塞、狭窄所致的脑部供血、供氧不足, 患者脑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 从而形成神经功能不全症状, 部分患者运动功能发生障碍, 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1]。对此, 本研究实施早期康复措施予以治疗干预, 其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 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龄最小51岁, 最大87岁, 平均年龄(67.31±10.94)岁;病程最短7 d, 最长14 d, 平均病程(11.06±2.51)d。纳入标准:①依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年)》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或家属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参与;③病程≤15 d[2]。排除标准:①癫痫疾病患者;②重度偏瘫患者;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每组40例。
  1. 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 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参数检测, 对其用药、饮食及心理实施全面干预。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形式, 具体内容如下。①运动能力训练, 早期患者卧床阶段, 采用被动运动方式予以训练, 患者上下肢各个关节予以活动, 并注意患者表情与关节运动规律, 避免患者拉伤[3]。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可指导其在床上实施主动训练, 通过牵拉、屈曲、伸展、旋转等形式训练其肢体运动功能。遂康复训练效果逐渐凸显, 可指导患者实施坐位、站位及行走训练, 恢复患者运动功能[4]。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酌患者肢体障碍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穿脱衣裤、盥洗、大小便、进食、开关门等日常工作, 2次/d,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应用本院自制的《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能力[5], 包括交流、力量评分、肩手功能、行动能力等, 每项满分均为100分, 分数与患者能力呈正态分布。采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判定, 分数越高, 证明其神经功能水平越低。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判定患者的运动功能, 分数与患者运动功能能力呈正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交流评分、力量评分、肩手功能评分、行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 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早期康复是脑梗死患者恢复的最佳时期, 也是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阶段, 因此, 当前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均围绕脑梗死康复相关内容予以研究。本研究针对脑梗死患者予以個体化康复治疗干预, 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交流评分、力量评分、肩手功能评分、行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5.48± 2.92)、(35.51±2.86)分, 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1.96±11.62)、(52.23±11.59)分;治疗后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45±2.24)、(25.27±3.16)分, 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8.32±9.56)、(73.34±11.64)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得以显著改善, 这是因患者脑部受到缺血缺氧影响后, 其神经元细胞受到损伤, 在损伤后早期予以训练, 能够激活患者脑部神经元代偿系统, 从而促使新的神经元细胞产生与发展, 进而逐步改善其运动能力[6-9]。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有所不足, 因此极易发生治疗依从性下降、不配合训练等问题, 对此, 治疗人员需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 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进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10-13]。   综上所述, 脑梗死早期患者实施有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对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起到了积极影响, 因此, 早期康复模式在脑梗死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显增.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价值. 双足与保健, 2017, 26(7):36-37.
  [2] 吴运景, 刘晓霞, 韩丽雅, 等.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5):362.
  [3] 王淼霞, 陈钢, 左若群. 超早期综合康复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7):3299-3300.
  [4] 张依蕾. 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分析. 医学信息, 2016, 29(8):69-70.
  [5] 莫洪英.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的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10):95-97.
  [6] 黃远秋. 早期神经康复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7):67-69.
  [7] 陈惠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21):134-135.
  [8] 吴颉言, 赵康仁, 徐平.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 17(5):526-529.
  [9] 李建英.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04, 8(22):155.
  [10] 袁学谦, 王艳, 张莉峰, 等.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21):48-49.
  [11] 邱小鹰, 陈红, 杨明秀, 等. 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障碍的影响. 广西医学, 2014(10):1404-1407.
  [12] 黄志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2):296-297.
  [13] 徐艳, 张海林.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4(10):35.
  [收稿日期:2018-10-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