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某院2017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医嘱中抗高血压药物的构成进行分析,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 选取7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医嘱及年龄分布、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抗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情况、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762例患者中, 20~40岁有60例, 占比为7.87%;41~60岁有270例, 占比为35.43%;61~80岁有336例, 占比为44.09%;>80岁有96例, 占比为12.60%。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CCB), 其次是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 占比依次为24.77%、22.02%、15.29%、12.54%、10.09%。762例高血压患者中二联用药占比最高, 为36.22%。在二联用药方案中以CCB+β受体阻断剂和CCB+ARB用得多;在四联用药方案中, CCB+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使用次数最多。在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中, 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中, 大多数是中长效的制剂, 排名第1的药物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DDDs为304.5, 其DDD值及DUI值分别为5.0 mg、1.100。此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中DUI值>1.000的药物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螺内酯片、贝那普利片、厄贝沙坦片、尼莫地平片、呋塞米片。结论 临床抗高血压药种类繁多, 分类复杂, 临床应用广泛, 应注意合理联合用药, 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度;联合用药;临床应用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8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压的人群在不断的扩大, 对抗高血压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如何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使患者血压达到稳定, 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这是值得临床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1]。本课题随机抽取某院2017年762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医嘱中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院2017年收治的7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并被确诊。
  1. 2 研究方法 采用EXCEL表格对入选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布、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抗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结合文献找出各个药物的DDD值并计算出DDDs和DUI值。
  2 结果
  2. 1 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布 762例患者中, 20~40岁有60例, 构成比为7.87%;41~60岁有270例, 构成比为35.43%;61~80岁有336例, 构成比为44.09%;>80岁有96例, 构成比为12.60%。
  2. 2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 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是CCB, 其次是β受体阻断剂、ARB、ACEI、利尿剂, 占比依次为24.77%、22.02%、15.29%、12.54%、10.09%。见表1。
  2. 3 抗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情况 762例高血压患者中二联用药占比最高, 为36.22%。见表2。在二联用药方案中以CCB+β受体阻断剂和CCB+ARB用得多;在四联用药方案中, CCB+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使用次数最多。
  2. 4 药物的DDD、DDDs和DUI值分析 在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中, 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中, 大多数是中长效的制剂, 排名第一的药物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DDDs为304.5, 其DDD值及DUI值分别为5.0 mg、1.100。此外DDDs排序前10的药物中DUI值>1.000的药物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螺内酯片、贝那普利片、厄贝沙坦片、尼莫地平片、呋塞米片。见表3。
  3 讨论
  某院目前使用的降高血压药物主要有7类, 统计数据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CCB, 此类药物除了应用于抗高血压外, 还会应用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治疗。CCB类口服吸收好, 但因首关效应强, 生物利用度都较低[2, 3]。但《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指出, CCB类能与其他降压药物广泛联合, 其能在降压过程中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没有明显影响, 且该类药品种多、不良反应少、适应证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等优点, 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4]。CCB+利尿剂, 两者合用虽然没有显著协同作用, 但利尿剂可减轻CCB引起的水钠潴留而造成水肿的现象。CCB+ARB, CCB可以扩张动脉血管, ARB可以扩张静脉血管, 协同作用良好, 可以稳定降低血压[2, 5]。本研究数据分析发现某院应用最多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二联用药, 其中主要是CCB+β受体阻断剂和CCB+ARB, 这两种联合用药是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应用方案[6], 但需注意合理性指导联合用药。本研究结果中DDDs排名第一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CCB类药物, 由于价格便宜, 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长, 患者依从性好, 受到很多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目前判断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主要是依据是DUI, 在统计的10种药物中,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螺内酯片、贝那普利片、厄贝沙坦片、尼莫地平片、呋塞米片的DUI值>1.000, 说明某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β受体阻滞剂药品使用量排在第二位, 主要是通过减慢心率, 减低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排出量, 减低血浆肾素活性等发挥作用。β受体阻滞剂多用于心率增快的年轻/中年高血压患者, 某院应用以美托洛尔为主。ARB与ACEI药品使用量也较多, ACEI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够保护心脏、 肾脏功能, 对糖、脂代谢无影响, 但是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干咳;而ARB因较少引起咳嗽反应而多用于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传统利尿剂降压作用缓和、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  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者, 但由于长期应用引起低钾血症、升高血糖、尿酸和血脂等不良反应,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此外, 本研究中虽然60~80岁的患者占大部分, 20~40岁的只占7.87%, 但应注意高血压有年轻化的趋势[7, 8]。
  综上所述, 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 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某院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需要进一步规范,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连瑞, 陈志勇, 刘婕. 临床药师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用药调查与分析. 中国药房, 2017, 28(5):686-689.
  [2] 李學灵. 抗高血压药物联用的现状调查与合理用药对策探讨. 中国处方药, 2016(2):35.
  [3] 刘艳杰. 对某院2014年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评价及其合理性的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8):87-88.
  [4] 马莉, 张星. 我院2015年门诊老年患者降压药物处方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5):613-614.
  [5] 吴俊敏. 我院抗高血压联合用药的现状调查及合理应用策略浅析. 北方药学, 2013(9):118-119.
  [6] 王晓妮, 邓永强, 焦建中. 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32(6):473-474.
  [7] 许顶立.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日益严重. 人人健康, 2016(19):50.
  [8] 黄尧, 操基玉, 程自平. 合肥某三甲医院2012~2014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安徽医学, 2017, 38(2):144-146.
  [收稿日期:2018-0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