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状态;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为(12.11±1.21)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1±1.2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8/50)与对照组的12%(6/5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 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液流变情况,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关键词】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48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是由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 或是由缺氧和缺血引起的一些脑组织坏死[1]。在严重的情况下, 会出现失语和偏瘫。现阶段, 脑梗死已成为我国脑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迫切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研究纳入本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8例, 女22例;年龄61~77岁, 平均年龄(65.24±3.92)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2、15、10、12 例;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24 h, 平均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2.11±3.97)h;小学文化程度2例, 初中文化程度10例, 高中文化程度18例,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9例, 女21例;年龄62~77岁, 平均年龄(65.91±3.70)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2、14、10、12 例;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25 h, 平均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2.57±4.15)h;小学文化程度3例, 初中文化程度10例, 高中文化程度18例,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d, 并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 共观察
28 d。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d, 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 并同样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 共口服21 d。共观察28 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状态;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病情恢复正常, NIHSS評分、血液流变状态改善>50%;好转:NIHSS评分、血液流变状态改善>30%;无效:NIHSS评分、血液流变状态改善的幅度<30%[2]。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治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14、26、10例, 总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34、15、1例, 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状态对比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分别为(22.13±6.96)分、(11.21±0.13)、(5.22±0.45)mPa·s、(1.91±0.41)mPa·s,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分别为(22.14±6.58)分、(11.21±0.22)、(5.32±0.45)mPa·s、(1.93±0.45)mPa·s;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分别为(15.72±4.53)分、(10.11±0.45)、(5.06±0.21)mPa·s、(1.45±0.12)mPa·s,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分别为(10.56±3.21)分、(9.01±0.02)、(4.18±0.21)mPa·s、(1.24±0.11)mPa·s。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为(12.11±1.21)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1±1.2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8/50)与对照组的12%(6/5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皮下淤斑、牙龈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50)、2%(1/50)、2%(1/50)、2%(1/50)、8%(4/50), 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皮下淤斑、牙龈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50)、2%(1/50)、2%(1/50)、0、6%(3/50)。
3 讨论
临床上许多脑卒中患者早期经过积极合理治疗会大大改善临床症状, 但一旦治疗不及时合理, 就会导致许多后遗症, 如偏瘫失语等, 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 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常见方法。阿司匹林可以与环加氧酶反应, 最终阻止AA转化为A2, 最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产生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3, 4]。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通常不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基于此特征, 在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时, 基于单次阿司匹林治疗联合氯吡格雷硫酸氢盐治疗有优势。氯吡格雷硫酸氢盐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 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 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 该药物可以减少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脂质, 平滑肌细胞的增加促使斑块稳定[5-7]。上述两种药物的组合有利于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 从而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30%的时间为(12.11±1.21)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1±1.2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8/50)与对照组的12%(6/5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 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液流变情况,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牛英杰.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有效率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响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57):145, 150.
[2] 郭静.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膳食干预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8):72-75.
[3] 武宇波.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6):49-50.
[4] 黄光辉, 丁刚.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16):133.
[5] 初成玉, 王双双, 李欣.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3):71-73.
[6] 张佳琦, 刘洋, 唐淑洁, 等. 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17(11):1504-1505, 1508.
[7] 蔡正军.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86):16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14046.htm